12.29.2008

跳坑三思(2) ─ 決定跳坑怎麼配?

當然還是再次建議入RF之前先借來好好玩過,真的喜歡那種感覺再跳坑。不過我這建議看來不是通說,所以就看各位看倌喜歡那種論調自行決定。不論如何,如果決定跳坑了,該怎麼配?說實話,這問題爭議性更大,所以我還是會說明建議背後的思考,如果你接受那些背後的思考,再來考慮這個建議的價值。如果你有不同的立場跟態度,那這建議看看就好,船過水無痕。

第一個會遇到的問題當然就是:要不要買徠卡,要買的話,要買到多好。會遇到這問題的人,多半都是預算有限的人。有錢人一開始玩,當然是連想都不用想直接買徠卡,然後一買就都買光圈最大最貴最好最有名的。這種有錢人的世界我無福體會。我的建議是針對跟我一樣,預算有限的人。我的經歷跟建議是,如果可以的話,盡量都買徠卡,不夠買新的,也要買二手徠卡。雖然我一天到晚都故意機機歪歪徠卡,但我這人喜好貶抑萬人迷(像是馬惠帝、林志玲這類的)的惡習其實認識我的都知道,我真的誠心建議,可以的話,請盡量買徠卡。原因是因為徠卡真的有多好多好呢?不盡然。機身我把玩過BESSA R2,我敢說徠卡的機身是那種一摸就可以感覺到是不同世界的東西的好,IKON我沒玩過不知道,但跟BESSA相比,雖然BESSA是好機器,但徠卡機身真的是非常不一樣的好,好到我覺得它貴有它一觸即知值得的地方。但鏡頭,我只能說,絕對不是徠卡不好,他絕對是最頂級的好,但真的一來是一般人眼力跟使用能力以及使用目的有限,二來是其他廠牌鏡頭表現的差距實在不大,有些搞不好更好,所以它鏡頭的好對一般人來說真的不是那麼一望即知的明顯,網路上很多測試照片我真的看了很久還是看不太出來差距在哪裡,因而徠卡多出來的價錢能被正當化的空間比較小。但我還是建議,可以的話,盡量買徠卡。

原因其實很簡單也很世俗:玩RF的人說內心完全沒有肖想徠卡的一定是騙人的,就跟以前一位高中老師說,問十個男生有沒有看過A片,有九個會說有,剩下那一個說沒有的是騙人的一樣。當然有人雖然是多少想過,但想法幾乎沒化做甚麼慾望,這種人有的,而且很幸福。RFF上一些玩KIEV跟JUPITER的機身鏡頭的人有些我覺得有點這種傾向,就是樂在拍照,對器材真的不是頂CARE,也拍得很好,這種人真的是很幸福,上天已經給他最重要的資產了。如果你是這種人,這建議對你不適用。如果你不是這種人,不要難過,因為這代表你是正常人XD是正常人的話,就認命一點。看過很多人這麼說了,對於一個一般非專業的正常人來說,徠卡最大的價值,不是說會讓攝影功力突飛猛進,或讓照片變好看,而是讓人至少不會在懷疑手上的器材,不會在一直哈得很辛苦!所以預算夠的話,一開始盡量機鏡都買徠卡!

不過問題也沒這麼簡單,還有更複雜的。要買新的舊的?要買到多好?因為這個建議是給預算有限的人的,我的建議會是,如果不是很在意二手東西的感覺的話,其實買二手的比較好。因為徠卡很耐用,尤其是鏡頭,機身就難免用久了多少都會有一些小問題,像身邊有兩位朋友的二手M6都有小問題要處理。買二手的,其實都是同樣的東西,但價格就差了不少。所以對於預算有限的人,除非真的很care二手東西的感覺,或者很喜歡買新品的感覺,否則買二手比較能讓手上的預算效力最大化。然後千萬不要抱著買新品贊助這公司的婦人之仁,這世界上的企業跟公司,多半都不值得你為他們著想,真的,絕不要像一個姓林的蠢蛋抱著這想法買新品。我就不時在想,雖然我對手上的器材都很滿意,但如果我當初把那些錢去二手市場上買,都可以買到MP+35/1.4A+50/2或一支90AA以外的90,而不會只是MP+兩支Summarit。唉,算了,木已成舟,也只能安慰自己,如果當初買了35/1.4A,或許也就不會有動力去研究有的沒的,更不會有機會想去體驗老鏡之美,仍然處在徠卡"迷"的狀態了....

不過二手雖然划算,但要付出代價的。因為連新品都會有問題了,何況二手。所以買二手之前,功課要做足!包括事前選擇的準備、購買時的檢查、購買後的測試都要很下功夫。其實這些買新品也都要做,像有個蠢蛋就是想說是徠卡新品不會有問題,結果勒,哈,兩支新買的鏡頭都移焦啦!而且,如果一開始這個蠢蛋就不衝動好好研究過再買,或許他就會買二手,唉,算了,往事不要再提,總之希望藉這經驗告訴大家,多下功夫總是沒錯。這蠢蛋算運氣好,RF合他口味,如果不合呢?就算合,他也不時會懊悔當初沒買二手。這是為什麼我會很雞婆的想要寫這幾篇無聊的系列文,如果當初有下功夫或去尋求建議,可能有些懊悔可以避免。雖然避免了這些懊悔就真的有比較好嗎?我也不知道。所以真心建議決定入M前先弄來一台RF玩過一陣子,真的喜歡再決定入坑,然後入坑前功課要做足。然後決定玩二手,功課要做得更足。關於這些功課,既然是功課,就是要自己研究。我在這也不會說太多,就一些很基本的而已,而且很多,像有關二手機身的部分,我完全不懂,也沒辦法給建議。當然功課也是可以問人,不過還是要先自己打好基本概念,然後主要還是自己研究,否則如果馬步沒蹲好,一來會有一些先入為主的觀念跟想法,這樣子問人到頭來可能只不過是要找意見支持自己的想法,二來也沒有足夠的基礎知識去跟人討論。

機身的選擇我覺得相對單純。我說的建議都是狹隘的指M接環的RF,而M機自M3一出整體的功能跟操作都已經大致底定,所以選甚麼差別都不太大。可能比較要注意的就是機身有沒有內建測光還有觀景窗倍率的問題,不過這是最基本的研究就該知道的。此外M7是電子快門這可能也是要注意的區別。沒用過M7,所以也無法做甚麼比較。只知道M7有光圈先決的功能,好像也可以自動判讀ISO,因為是電子快門比較準確,不過沒電時只剩兩檔快門可用。M7比較方便,不過其實我覺得純機械也沒想像中麻煩,習慣了非常順手,連我這種從DSLR直接跳智商又低的人的能玩機械機了,大家玩起來都一定不是問題。一般都是建議玩機械機,M7的二手價格也比較不好,不過這對要買的人反而可能是好事。我個人選擇是一定選機械機,但對機身我真的沒甚麼特別建議,挑哪台都棒啦,主要是自己研究過後覺得哪一台比較合口味就好。比較麻煩的應該是買二手機時,要仔細檢查,網路上有那種檢查重點的文章搜都可以蒐的到。二手機我也不懂,只知道基本的無限遠能不能合焦看一下、各檔快門都試一試能不能跑、測光正不正常、觀景窗乾不乾淨而已。另外有朋友的二手M6一買來有1/4以下不能測光的毛病,他拿去問基哥基哥說這問題M6不少見小問題接點清一清就好。反正機身只要挑到狀況正常的,哪一台都很爽。徠卡機身的經典扎實跟爽度真的是無用置疑啦。

比較麻煩是挑鏡頭。因為鏡頭種類太多,又不像機身只是默默工作的黑盒子,會直接影響成相,在加上網路上、街坊上口耳相傳甚麼甚麼哪支哪裡好哪支哪裡不好,搞得大家一頭霧水。說真的,其實這問題可以很單純化的。我不會學網路上大家直接就跟你說甚麼那支鏡頭就是好、哪支鏡頭就是有味道,個人覺得去跟一個才要入手的人講太多甚麼哪支表現好哪支味道好實在不是在幫助他,而是在害他。表現這種東西,說穿了,就是人心中一個門檻,過了那個門檻的都是好,至於好多少這種東西,都過了門檻,其實意義真的不太,反正過門檻就是很夠你用了,去把圖放大多少做細部比較有甚麼意義?你是CSI嘛?或者在數據上錙銖必較有甚麼意義?你看正妹是看她的AGTC嘛?而味道這種東西,我個人認為存在,但它是一種自己內心神祕的美感經驗,這個跟已經有玩的人講講可以,大家何各言爾味交流一下很有趣,但對剛要入手的人講這些實在只是有害無益。其實選鏡頭實在沒必要搞的這麼麻煩。我覺得就幾個重點而已。

首先先確定焦段,焦段就是視野,個人覺得先決定你的視野才是第一重要的。焦段這東西就看你習慣喜好甚麼,要配幾個焦段也是要跟自己的目的或其他非RF器材看要怎麼搭配。反正這很單純,就用那幾個焦段,比如說手上是單眼拿個35還50的鏡頭出去多拍幾回,看喜歡習慣哪一個。這我真的也不知道怎麼建議。當然一般會建議跳開遠一點,比如說35配90或至少75,但如果你就是喜歡35、50又如何。我倒覺得這問題不要再去網路上請教了,自己拿那個焦段去試才是王道。視野這東西是很個人的,不要連這東西都要去問人了。你看風景也不會問旁邊的人是站著看、坐著看、躺著看還是倒立著看好。

再來是光圈。光圈這東西,也是很看個人拍攝習慣跟喜好的。光圈當然是越大越好用,但代價往往是體積、價錢甚至小光圈時的表現以及一些瑕疵。這方面我也沒甚麼好建議的,一樣,你就手上的東西有的拿出去拍,看看你光圈多少很夠用,多少會不夠用。不過如果手上是數位要謹記底片是不能隨意調ISO的XD....在這只會建議盡量不要落入大光圈迷思,有這種迷思的人超級多的,包括我XD....還記得普羅老闆跟我講過一句名言:台灣人喔,光圈不大就不會拍照了....有時候並不是真的光圈不夠用,而是底片使用習慣要改一改。在台灣我一直覺得光圈不夠用,來美國這裡到了冬天發現怎麼1.4、1.5都還是不夠用?問題的根源出在我都用ISO一百的底片,事實上改以400以上的底片為主,我發現光圈二就真的好用到不行了。事實上,我是不常在玩背景虛化的人,就算換大光圈鏡頭,那景深也不是我要的。重點是底片習慣要改一改,改了之後我的summarit也可以在夜間出沒了。至於為什麼還要買preA....聽不到聽不到聽不到XD....有些人是迷上大光圈淺淺的景深,然後一天到晚拍那種整片都讓它糊掉的照片看到那種bokeh就很Hi。這一般來說都是發生在剛投入可以手調光圈控制淺景深的器材那些人才會幹的事,就像剛進大學有了網路資源會一天到晚看A片一樣,經過四年揮霍無度的追逐,等到研究所時就很懶得看了。都準備要玩徠卡了,不要再幹這種事了(我是指無意義的大光圈虛化,不是看A片XD)。光圈要多大這種東西,真的是個人習慣跟喜好。很多人都建議可以的話就買光圈最大的,以備不時之需,這也是有幾分道理。我覺得只要不是掉入大光圈的迷思,盡量冷靜的去評估自己的需求以及預算。有辦法光圈買大一點當然可以以備不時之需,但也不要不惜血本一直傻傻的去追求大光圈鏡頭或者覺得非大光圈鏡不可買不起還是一直流口水,光圈二真的已經很夠用很好用了。而且很多徠卡的經典鏡頭,都是光圈二的summicron!

焦段光圈確定了,接下來又要面對最麻煩的哪一代哪一版問題。個人覺得,這時候一直去看人家的評論聽別人的建議反而不是好事。你可以多少看看一些說法,但把它當成一種輔助的就好,重要的是你有眼睛跟網路,請自己眼見為憑!大量的去看照片,看你比較喜歡哪一支就對了。當然有人會說網路不準啦,變素太多了。這方面我的看法已經在甚麼鏡頭真魷味的文章講過了。那是不是這樣就一定挑到自己喜歡的?當然是不一定。不過這方面的看法我也在preA的介紹文中(不是preA自我介紹那一篇XD)關於選鏡的business judgment rule提過了。

在這提供兩個故事。C是一位比我還早玩的朋友,他在帶他入徠門的前輩慫恿之下,在數年前買了35/1.4A(他買的好便宜啊XD....真是太可恨了XD....)。他說該前輩一直推薦他這支鏡頭多棒多棒,尤其是拍彩色,多好多好,不過他買來以後卻很少用。原因之一,他不習慣35,是50掛的。原因之二,他幾乎都拍黑白。所以他跟我說他買了好幾年實在很少用他,也感覺不出來它有前輩說的那些多好多好。他後來搞了一支發霉的八玫玉簡稱發霉玉來,用35的機會變多了,不過35/1.4A還是很少用。我回台灣要跟他借過來然後搞個長期借用不還他XD

之前提到的B,跟我說他玩M只要拍黑白,所以他要買老鏡。我是建議他底片百百種,正片彩負也都很棒啊,何必一定只玩黑白,又何必非老鏡不可。老鏡不是每個人都愛,它的色彩很多人可能不太喜歡,然後平常去玩甚麼的總是有要拍彩色的時候啊,他可以再研究看看。他當時說他會在研究看看。本來是有打算把我的50cron賣他,不過他還是一直在尋找老鏡,我想他既然偏好老鏡我也不好給他心理壓力說不跟我買不好意思,50cron也是很有行情,也是好鏡頭,他deserve一個真正會好好對待它的主人,不好讓B跟50cron在喜好老鏡的B不好意思下結合,所以我趕緊幫50cron找到另一個主人並且還提供試用期XD....後來再跟B聊時,我很好奇的問他為什麼堅持玩老鏡,因為一般新手不太會一開始直殺老鏡,他說因為老鏡適合拍黑白。這時候我終於反問他:你知道老鏡適合拍黑白的原因嗎?他回說不知道,但大家都說老鏡適合拍黑白。然後我差點昏倒XD....這時候我也赫然驚覺:他不會連網路上照片都沒看過吧@@"一問果然是這樣XD他說他公務繁忙沒時間看照片。我趕緊幫他整理flickr上有關50的照片連結給他,現在想想我當時也真是太雞婆了XD....我想這系列文章應該是我最後一次在給人建議上的雞婆了,文章寫完之後,以後就只要說請看我的文章我的建議都在裡面就好。他看了照片之後,他說他最喜歡CV 50/1.5....那支是好鏡,但應該不是老鏡風格,而是典型現代鏡@@"....不過,他當時已經標了一支rigid,還得標了....不過他後來發現沒附遮光罩沒濾鏡,還要花些功夫金錢去找。

故事還沒結束。在我不斷督促他買回來趕快測焦測試之下過了好一陣子他終於完成測試了(我真的很雞婆XD以後不會再犯了),雖然測焦時沒上腳架XD....然後他反應說他老婆不喜歡rigid的色彩。我不是那種在這時候會說"I told you"那種靠背的人,我是叫他繼續拍啦,然後保存好一點好賣XD....然後最近得知他要賣那支鏡頭,想買50cron現行版或50/1.4非ASPH。我很訝異,才入手沒幾個禮拜ㄟ,實在很想勸他用一陣子再說。我問他為什麼想換50/1.4,他之前不是喜歡CV,他說他答應老婆每個焦段只買一支,然後說其實他看了照片以後一直都很喜歡50/1.4啊,只是太貴而已。不過當我問他要找哪一版50/1.4時,我發現他沒有特別去意識到版本差異的問題。不管如何,我都希望她的RIGID能有好的歸宿,他能找到真正喜歡的鏡頭,然後RIGID事件不會再重演。

這不是要批評甚麼,事實上我當初的行徑更加誇張離譜XD....然後我的50cron也是不常用就出掉,雖然我一直自我欺騙說賣給朋友的鏡頭跟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不一樣XD....這只是要藉此說明,甲說乙說,自己眼睛怎麼說最重要。你可以多去吸收一些知識,但關於甚麼哪支好哪支不好,哪支有味道哪支沒有,請不要聽太多別人說,多聽聽自己怎麼說。現在資訊發達,research並不困難。當然有人會說鏡頭就是要慢慢玩多玩,幹嘛要這麼龜毛。這其實也有道理,但我覺得對於已經入門的人可以這樣建議,但對於預算有限才剛要入手的人來說,一開始手上那幾支鏡頭像是繼續打開寶殿的鑰匙,是打底的東西,能的話,打底的盡量找到自己最喜歡的。當然沒有人能保證這樣就一定可以找到喜歡的,畢竟都要真的用過一段時間才知道,而且人的喜好可能會一直改變,也沒有人能保證這樣不會錯失自己真的喜歡的,但還是選鏡的business judgment rule那些老話,這是我們唯一能做的了。當然,如果你不認同我這樣的背景思考,這建議對你並不適用。

不管怎樣,選鏡就說到這。那買二手的,當然還有檢查的問題。光圈正不正常,鏡頭有沒有鬆動,鏡頭有沒有刮傷發霉霧化的問題等等,這些基本的檢查事項網路上都蒐的到。比較想提醒的是要注意有沒有附保護鏡跟遮光罩的問題,沒保護鏡的鏡頭,有可能是賣家一直都沒用保護鏡,鏡片受損的機會比較高。至於遮光罩,像B的例子沒有附要後來自己買,整個rigid買下來其實沒有比較便宜。如果是買35luxpreA沒有遮光罩更慘,老鏡很多遮光罩很難買又超級貴。然後買回來馬上測焦,二手新品都一樣,個人慘痛經驗XD....

再來是關於,如果有人就是預算不足,徠卡機鏡只能擇一又怎麼辦。我知道通說是鏡頭才是王道,機身不過只是個開開關關的黑盒子,當然是買鏡頭啊。不過我跟一位朋友(就是一開始用BESSA那位),見解都是,先買機身XD....這種離經叛道的言論大家聽聽就好XD....一部分原因前面提過了,徠卡機身的爽度你是一摸就知道的,鏡頭就真的不是一望即知的好了。過去RF鏡頭選擇少,但現在CV、ZM都很有水準,若以拍出好照片而言,絕對是more than enough。而且機身耐用持久,一生一機絕非唬爛,看看那些生龍活虎的M3,甚至LTM機身就知道,加上機身都大同小異都很好用,沒甚麼差別,一般拿到徠卡M了不太會一直換。鏡頭這種東西,就很難說了。新鏡頭一直出,你也一直在玩一直有不同的體悟感受,比起機身,變動性比較高,適合慢慢玩慢慢品味各種不同的東西。鏡頭換來換去體驗不同味道可能很有樂趣,但機身換來換去就感覺沒那麼有趣。所以真的不行,我反而建議先買M機身,好好保存保養絕對可以幫你陪葬,然後就固定那個機身(當然可以買繼續買新的啦^^),然後鏡頭可以慢慢玩,換來換去,買來買去。而且一開始就玩M鏡的人通常很難接受他廠鏡頭,但一開始買他廠鏡頭的人接受度就會比較高,不僅可以體會到不同廠牌的風味,還可以培養寬闊的胸襟,在玩鏡的路上走得更遠更廣(是有這麼崇高嘛XD....)。總之就是鏡頭比較適合慢慢玩,雖然我還是覺得一開始盡量找到自己最喜歡的鏡頭打底,但畢竟不管怎樣它的變動性比機身高多了,真的不行還是以M機為優先考量。M機買了就不會動了,鏡頭即使你買了M鏡了也很可能會動。先把不會動的定下來吧。但這是個人建議,是少數說中的少數說,服用前請三思。

最後,徠卡機鏡都買不起怎麼辦?這下一篇一起說吧....

既然這系列叫跳坑三思,就是有三篇,我都經過精密設計的XD....剩最後一篇沒意外明天上,因為後天照片洗出來我有五捲底片要掃,其中兩捲負片,準備頭大了....先預告,明天完結篇會有爆炸性曲折離奇不精彩大結局XD....


4 則留言:

Armageddonh's Blog 提到...

M機比ikon我比過...
當下就決定還是繼續找二手M機

匿名 提到...

沒生意,清淡阿,補充一下
1.不要相信萊卡的品管,有位林兄弟買到兩支新品蘇瑪莉鏡頭都移焦,有位更衰的唐兄弟買了一支艾瑪莉28,一支蘇米控50,一支蘇米控35asph,一支mp,都是新品,只有蘇米控35asph復健成功,其他全部...嗯...新品替換
..暗...品管卡是寫心酸的

2.鏡頭哩..焦段是習慣,是需求,是天份,超廣角就是很震撼,有人就可以搞的很雜亂,中長焦不好對焦,有人就是精準無比,這點要認份,自己最清楚,也不必多問

但是鏡頭表現或味道這種東西,或只有在測試台上比數據有意義,或者誇張點說,放大800倍,其他的撇去底片因素不談,現場光線(無法想像每個人掌握的能力都一樣),氣候,操作者等等的影響可大了.....如果硬要比,拿一筒3200底片,去看看在影像創作上,蘇米控50和那赫特50有啥不同???看的出的話還真是有點神奇,(以上還沒提到沖,放的變數),這些東西,一樣,問不出來,所以也不必問

如果沒特別喜好,不必考慮太多,想花多少錢就買您想花的錢可以買到的鏡頭,"好""壞"是分不出來的,只有適不適合自己,那沒有長期使用(這個過程其實很享受,我是覺得這是攝影樂趣之一),哪知道適不適合???沒錯,沒長期用過都無法確定,如何可以用問的問出一個所以然???

光圈阿,完全同意天使兄弟說的,可以換底片阿
我是很白痴的,我買的時候是挑手感好的,剛好口袋深度又搆的上的,沒錯,新台幣先決,只有這一點有客觀標準,其他的或多或少不是被別人誤導就是自己騙自己

3.機身也是完全同意天使兄弟這一篇,可是我覺得可以先買兩支機,底片機我總是帶兩台,因為臨時想要換個黑白/彩色,想要400/800/1600/3200,相要正片/負片,抱歉,很幹,沒機就是沒機,要認分一點,不想認分,就要準備多幾支機(喜歡玩那種拍,退片,換,再拍,在退片,再換,喬到上次拍那張數,再拍,且樂此不疲的兄弟例外)

又太多的想法,或是游移不定,很多是自己欲求不滿,或不知不覺產生與他人比較心態,這需要內省...過來人阿...lEEl大兄應該可以給我們這些後學很多良心建議

再補充囉唆一下,RFF上最近有一篇回應很有趣,大意是你可以退掉你的新MP,然後同樣的錢買三支全新IKON,第一支用掛了留著拆機當零件用,此時開始使用第二支全新的IKON,第二支又壞了,如果你還活著的話,可以開始使用第三支,.......說真的,不執著於電子/機械的區別,這真是個好主意

SixWingAngel 提到...

真的覺得雙機身很重要XD....現在冷靜過後覺得21可能不是很急,搞不好把錢去弄一台二手M機比較實在。最近發現其實50有它的妙處。35街拍方便又會有一種融入場景做為participant的感覺,但是如果不敢站的夠近35的畫面內容會有點鬆散。50的景深有點淺,視角也不夠廣,比較不方便,但可以站遠一點拍攝,然後有一種路邊的observer的感覺。可能先弄個二手機身35、50同上先玩好比較實在。

匿名 提到...

看了你的文章,我覺得一開始資金不足,究考慮2手的人反而是種幸福,像我就是這樣,一開始只能買M3,也變成我唯一的機身,鏡頭真萊卡我也只有一隻50DR(另一隻21/3.4我歸類為信乃達鏡頭^^),你的意見我很能認同,鏡頭選擇還是要多看實際拍攝的感覺,而不是去"聽說"他人的評價,像我選21/3.4也是因為他色彩讓我感覺很舒服,手上的M鏡也是多國聯軍,撿別人不會用的便宜VM12,21另一隻是G21改的,35考慮功能性所以選了VM35/1.2,50也是便宜撿了軍規的50DR,長焦選了少見的ZM85/4(也是看國外的測試照片感覺很不錯才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