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8.2009

I miss NYC & Andre Kertesz



圖片來源:http://www.bbc.co.uk/photography/genius/gallery/images/kertesz.jpg

終於還是得面對現實,離開NYC回到台灣。在踏出機場的那一瞬間,呼吸到那幾乎令人窒息的悶熱空氣,我就開始想念NYC。甚至,早在JFK登上飛機拿了一份台灣的報紙開始,我就開始想念NYC。隔了一年,台灣的新聞媒體還是一樣水準低落,翻了幾頁,覺得在看下去不用暈機我就會想吐,趕緊塞在座椅前的置物袋。

還記得不過十幾年前,當個台灣人是件很光榮的事。那時候台灣是個願意讓人認同有歸屬感的地方,因為她很可愛。當時出國玩人家問我哪裡來的,總覺得可以回答"I am from Taiwan"是件很興奮的事。從來沒想過,不過十幾年的光景,我會開始對台灣感到厭惡。不是台灣這塊土地的問題,而是住在上面的居民。不是可愛的台灣島負了台灣人,而是蠢笨悲哀的台灣人負了可愛的台灣島。這跟對岸的鄰居強大了起來沒有關係,而是跟台灣人自己整個低落了起來有關係。我不是什麼國族主義者,也不是什麼極右派人士,對於什麼民族、國家這種可笑的意識型態大帽我一直嗤之以鼻。我不care生在弱小的國家,我只care那個地方的人民夠不夠可愛,會不會很蠢笨。十幾年前的台灣人夠可愛也不蠢笨,十幾年後的台灣人一點都不可愛也有夠蠢笨。先拜卒仔扁之賜,後有虛偽馬延續醜台大計。除了台灣的吃跟台灣的親朋好友,現在的台灣沒有任何一點值得我去懷念記錄的。看著台灣的街道,我聽見了我MP的哀鳴,料是MP也發現這不是個它最想馳騁的戰場。

好吧,回國本該是興奮之事,不應該講這些煞風景的話。就來一篇中斷已久的大師介紹吧。其實在此選擇Andre Kertesz是有點諷刺的事,因為Kertesz其實在NYC時並不得志,個人也不是對他在紐約時期的作品感到很印象深刻(除了他Washington Square對我有種特殊的情感外),紐約對Kertesz來說可能不是什麼好所在。

http://en.wikipedia.org/wiki/Andr%C3%A9_Kert%C3%A9sz

Kertesz是出生在匈牙利布達佩斯的猶太人,後來搬到匈牙利的鄉下住。Kertesz一開始也不是搞攝影的,甚至連唸藝術的都不是,而是唸商業的,甚至畢業後一開始在家人介紹下還當過broker。不過事實上Kertesz對商業跟broker一點興趣都沒有,一直很嚮往能在匈牙利的鄉下當個快樂耕作的農夫。Kertesz是在居住鄉下期間開始慢慢接觸起攝影的,到後來甚至不顧家人反對放棄broker的工作踏入攝影界。一般將Kertesz的作品分成三個時期,三個時期分別是以他主要居住拍攝的地方做區分:匈牙利時期、巴黎時期、以及紐約時期。匈牙利時期主要都是拍攝一些匈牙利鄉居生活的照片,比較偏向紀實的風格。雖說匈牙利時期一般並不認為是Kertesz的成名的關鍵,但我個人卻最喜歡他這時期的照片。道也不是因為我偏愛紀實風格,而是因為這時期的照片可以發現Kertesz對於匈牙利鄉下比較有歸屬感跟參與感,也就是他比較融入匈牙利的鄉間生活。這時期的作品後來有集結成一本"Hungarian Memory",個人很喜歡這本攝影集。

不過讓Kertesz發光發熱的是他的巴黎時期。這段期間居住在巴黎的Kertesz,不但很量產,照片的質量也都很棒,最重要的是除了接案工作之外,他自己比較personal的攝影也開始從documentary的風格漸漸轉向發展出一種超現實主義的風格。雖然Kertesz從未宣稱自己是超現實主義的一員,但他的攝影作品卻常常被歸為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之一。雖說這才是Kertesz真正的成名時期,不過小弟個人實在沒什麼藝術涵養,不太能領略他什麼超現實主義的重要意義,而因個人喜好之故,比較care一個攝影師是否傳神的表達出了一個城市或地方的精神,就這點而言,Kertesz的巴黎倒是沒有讓我印象深刻。其實這段期間也陸陸續續看了不少拍攝巴黎的作品,個人認為Robert Doisneau的巴黎街頭人文跟Brassai的巴黎之夜才是真正的一絕。

然後,又是因為納粹的關係,Kertesz猶太人的身分讓他在歐陸不好生存,於是,跟許多猶太人一樣,遷移到新大陸尋找新生活。不過,新大陸並沒有帶給Kertesz太多的American Dream,他很快的發現美國人不吃那套他在巴黎的成功之道。其實從匈牙利到巴黎,Kertesz已經有一種漸漸遠離街道生活的傾向,一部分可能是因為他漸漸發展出一種超現實主義的個人風格,但另一方面他自己也提過他對巴黎來說有點像是一個陌生人。這樣的傾向到了NYC更明顯,而這點也是讓我有點失望的。當初一開始會去翻出Kertesz,是因為看到他有很多NYC的作品,又是大師級的人物。不過從他的NYC作品我個人是沒看到什麼我認為的NYC的精神。Kertesz在NYC時期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要馬窩在工作室裡拍照,要馬躲在住處遠方狙擊,感覺比其巴黎時期,更遠離人群。一方面可能是他的新風格更加定型,但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NYC讓他更沒有歸屬感跟融入感。Kertesz自己也表示,他早期喜歡深入人群去拍攝,但後來卻不太喜歡這種拍攝方式,而是越來越偏好離人群越來越遠。不過Kertesz在NYC的狙擊之作對我來說卻有一種特殊情感,因為他就住在Washington Square附近的公寓,從高處往下拍攝Wasington Square,而Washington Square基本上對NYU的人來說根本就像是學校的一部分。透過Kertesz的照片看看NYU周邊以及Washington Square以前的樣貌,還挺有趣的。雖然後來在MoMA又是那個什麼司機館長的運作下,Kertesz開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不過,他在美國一直沒有得到什麼太大廣泛的認同。

就我自己的喜好而言,我覺得Kertesz在NYC的作品是相對不出色的。匈牙利時期,Kertesz的作品有一種對於匈牙利的鄉間的一種歸屬感跟認同感,連帶使得他匈牙利的作品有一種生命力。雖然在巴黎時期Kertesz似乎是有點遠離了人群,但可以看得出巴黎時期他的藝術跟攝影功力比起匈牙利時期有著很大的進步。而在NYC時期的作品,卻讓我覺得他好像在實驗一些東西,卻又找不太到一個方向,就跟離開了NYC的Winogrand有點類似。或許,這是轉型的過程,而這個轉型一直沒有完成吧。

Kertesz的資訊之前提供的Master of Photography系列影片裡面有專門他的介紹了,一開頭選的那張照片,也是之前提供過的Genius of Photography裡一開始用來介紹攝影是frame的藝術實用來解說的照片。加上台灣天其實在悶熱到讓我快要窒息,能上網的書房冷氣又掛點,還有我媽跟我兩個妹妹在客廳看什麼日本禮儀師的感人影片看到哭聲連連讓我越寫越沒fu,所以就先如此草率作結。主要只是當個引子,如果對Kertesz有特別得興趣,他的資訊上網應該是很好找。最後,提供一句Kertesz的名言供大家思考:

"是影像跑來找我的,而不是我去選擇他們。"

13 則留言:

風之和子 提到...

我可以理解對於『沒有東西可拍』的那種憤怒,不管政治造成的烏煙瘴氣為何。從低劣的媒體素質與沒有進步甚至退步的公民素養,台灣大概遍地都是聽著『經濟發展』這個笛聲,努力地快速地:商業行銷化、水泥叢林化。
有句不知哪裡聽來的話挺諷刺的:台灣沒有旅遊文化只有小吃文化,沒有海洋文化只有海鮮文化!每個本來追求經營或發揚當地文化的都市/鄉村/漁村/山城,只剩下小販與廉價的大陸工藝品,以及貴慘慘的餐廳(從台北烏來到恆春墾丁都是這樣!),我曾拍了幾張照片紀念這種荒謬感,在烏來、平溪、石碇、台北市的夜市大嚼不知是哪種肉還有加了什麼添加物的香腸!每個場景看起來似乎都一樣,如同台灣的城鄉現狀。而發揚城鄉特色與文化官方努力至少已經二十年!

這系列當街哈棒吃香腸的照片看起來很好笑(也有點猥瑣啦),已經結束了,因為我不想拿自己的健康開玩笑。

拿著自己的相機,有時候的確會嘆口氣,不知要拍什麼好。自己也沒辦法如台灣的攝影學會或網路上貼圖,一起拍著:老人、年輕小女生、小孩小狗小貓、大景晨昏與荷花!

縱使如此,六兄倒也不用如此絕望,當我看到沈昭良先生的『南方澳』、『玉蘭』的報導攝影集,我個人評價是這些作品具備寫實與攝影者自己獨特觀點與美學,值得學習。就此以觀,也許我們可努力從台灣生活環境中尋找題材與美感。

另外,最近我大致看了伍佰的攝影集,他是個不太敢靠近人記實攝影者,許多照片呈現曝光不足、晃動、對焦失誤情況。個人認為,無論其作品是否成熟,但他已表現出搖滾明星在台下生活中與一般人充滿距離與疏離的味道,如此也許能帶來對自己的影像語言如何發展的啟發。

雖然自己仍偶爾會嘆氣或罵罵台灣攝影文化與社群長年不長進的老問題,不過,都拍幾年了,說來說去還不都是那些,還不如出去拍照找找新想法,來得實際些。

拉雜打了一堆,還望有點小小幫助。

吳柏諭

huja 提到...

哇!風兄也逛到這裡來了!六大哥您應該紅了!

天使兄這篇我看了有點感傷,其實這感覺之前就有了!因為您說的很多我都同意,有些我雖不同意但無法反駁,想了很久,可能和攝影無關,不過,還是說些我的看法吧!

其實,我本來沒那麼愛台灣的,不過隨著年紀增長,現在反而越來越愛這片土地,說台灣這塊土地美麗我想沒有人會有意見!至於人,目前在台灣,我認為蠢笨的只有政治人物和媒體,只是偏偏這些人每天都出現,讓大家以為這些人就是台灣的全部.可是除了這些人,大部分的台灣人都還是可愛的啊!就說剛剛過世的文英阿姨好了,其實,台灣現在還是到處都看的到這麼可愛的長者啊!天使兄仔細想想,在我們各地的鄉間,熱情熱心的人還是隨處可見啊!看看無米樂的崑濱伯,海角七號的茂伯,除此之外,許多的社區發展協會,許多的生態,環境協會...,大家可都是為了這片土地在默默付出啊!您看921時有多少人付出,這次的四川震災,我們的熱心應該也不輸中國他們自己吧!我想真正蠢笨的是政治人物吧,不管是藍的綠的,真正辜負台灣的,是這些讓人想吐的政客,而不是居住在島上的這些人吧!天使兄說除了您的親朋好友,您沒有想紀錄的,那您親友的親友,親友的親友的親友呢.....,這裡面都沒有可愛的嗎??

當然啦,在都市裏,的確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髒亂,交通,公德心,甚至於醜醜的街道,老實說在台北市,連我都常常都舉不起相機,所以,您說MP沒有戰場,這我是感同身受的,不過我想,都市計劃或景觀,這也要算在政治人物頭上吧!不過,即使如此,之前有一位常在國際間旅遊的大陸學者,他道是認為,台北市市民是華人世界水準最高的!(文章網路上應該有)

我同意這十幾年來,台灣的確有很多讓人厭惡的問題,例如風兄講的海鮮文化等等,問題真的很多,我曾經也跟天使兄一樣為此感到灰心,但是這幾年,隨著許多年輕新血新觀念的加入,如我前面所提到的社區發展協會,生態,環境團體,台灣是有在改變的,許多項目在世界上甚至是名列前矛的,例如垃圾分類在世界上台灣可是頂頂有名,2008年臺灣人平均的垃圾製造量小弟沒記錯的話,是世界最低的!!另外,像這一次的高雄市運,很多北部人都發現高雄不一樣了,如果天使兄有空看看一個好像叫"發現新台灣"的節目(現在類似的節目很多),您應該會和我一樣有不同的看法!

試試看離開台北吧!越往南走,您會發現越走越開闊的!

彼得派克的班叔叔說過,Great power comes with great responsibility(應該沒寫錯吧....XD). 天使兄是非常有能力的人,我對您對事物的熱情是充滿信心的,想想"切.格瓦拉"或剛過世的艾奎諾夫人吧,我們或許沒那麼偉大,也沒有那個機會,但是對自己父母的家鄉,以後子女的家鄉,我們應該有很多可以做的吧!

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天使兄,市議員那一段,我有很大的比例是認真的!

對了,Rice兄,台灣人民不都是您的完美的清白當事人嗎?您要不要也在新竹市選一個,這樣0.95的錢就要的回來了......XD

以上,純個人看法,不保證對,如有冒犯,還望海涵!

huja 提到...

太平又淹水了!
天使兄家裡還好吧??

這次颱風太恐怖了,希望大家都平安!

傷很大 提到...

辣媽兄弟
別再提0.95
我老婆的車上禮拜被追撞
那台車我不敢讓她開了
暗...換台車是又該4.5支0.95了了去
十年後4支0.95的車報廢有10000元獎勵金
但4支正港的0.95不知道漲飛到哪去了
今年荷包腫很大
不好消腫
唉唷...蛋蛋的哀傷阿
.....
您提到海鮮文化阿..俺要推廣一下
部份歹丸郎官員真的有夠靠北邊腰在瘦
我現在有兩種魚不吃,一是東港黑鮪魚
一是花蓮曼波魚
那種既非原固有風俗習慣
亦非民生必需蛋白質來源
只因為不知名歹丸官民為了拼鈔票
一時興起
針對單一特定物種的大量屠殺的野蠻罪行
竟被搞成歡樂大祭典,以舉國之力助殺
除了靠北邊妖怪壽外.找不到更貼切的形容詞
暗.曼波魚忌以及黑鮪魚忌都強調海洋文化
眾歹丸RF攝友
曾經是幫兇的
請幫黑鮪魚和翻車魚助唸一下..阿彌陀彿
@#$%@#
六哥
您回來啦

SixWingAngel 提到...

沒想到回應會這麼熱烈,很高興能看到大家的心得分享^^

這幾天出門還是保持著在紐約的習慣隨身帶著相機,不同的是不用再像在NYC時一樣一個包包裡把所有的家當都帶上,因為有地方可以存放了,只用背著一機一鏡。只有一機一鏡肩上輕得有點不習慣。

幾天下來,一次快門也沒按,但我卻慢慢有了不同的想法。我還是很想念NYC,還是無法像十幾年前一樣的愛台灣。NYC一點都不美好,但可以稱為世界之都實在有很多可愛的地方。而台灣真的是被搞得烏煙瘴氣到,我回國以後沒幾天又開始看起了CNN而不是台灣的新聞媒體。兩相比較之下落差更大。

但事實是,越是如此,越是考驗功力的時候。一個越讓人不喜歡的地方,越要求人用心去觀察。如果我發現找不到時機按快門,或許真正的問題是我的功力不夠。如果是一些已經接觸攝影很多年拍攝台灣很多年的前輩們感嘆台灣能拍的東西不多很合理,因為他們已經用心的拍了很多。但像我這種拍得很少的菜鳥抱怨這種事並不合理,只是凸顯了我的功力不足。

看了flickr上一些記錄台灣的人文照片,我發現台灣不是沒東西可拍,而是要我付出更大的努力去獲得那些畫面。昨天去了一下誠品看到架上的攝影集,我懷念起在NYU時那一大堆五花八門的攝影集任君取用,資訊豐富的程度也差很多。台灣不是沒有值得記錄的畫面,但是更要求攝影者的用心、功力更決心。

今天開始在應徵了,接下來可能要好一段時間的案牘勞形。但或許趁這段期間磨練沉澱一下也不錯。有沒有人能推薦一下哪些拍攝台灣還不錯的攝影集得供小弟參考一下^^從部落格成立以來其實陸陸續續接觸認識到很多很有心的前輩攝友,我想台灣的攝影圈圈裡還是很有希望的!(跟政治圈完全不一樣Orz....)

這幾天整理過去在NYC的照片看了還是很感傷....一直以來夢想存錢買一台保時捷跑車,現在卻寧肯把那錢拿來退休後在NYC生活個幾年....

風之和子 提到...

一機一鏡很好,這麼簡單的道理我居然是歷經了把全部家當(M6+R8跟四個鏡頭其中還有70-180APO最離譜時候竟然加上一台Rollei6008I)帶出去拍照幾年後,才得到的心得。

最滿意的照片往往在自己最輕裝時候拍到的,因為自己的眼睛跟腳才是決定照片內容的關鍵。

要推薦台灣的攝影者個人提供有幾個姓名供參考
1.周慶輝:周大哥最近在北美館有攝影展可看看
2.沈昭良:前文提過了。
3.張乾琦:太有名,不用多介紹。
4.潘小俠:其作品中『寶斗里』值得一看。
5.關曉榮:幾乎結合了社會運動與報導攝影。
6.伍佰:還談不上攝影家,但攝影集蠻容易在書店看到。
7.大腸兄:我不知道真實姓名,在LFC上宣傳過『台灣土地公』攝影展,很可惜無法南下觀賞,但先前公布在網頁上的照片已經很棒了。
8.翁庭華:老一輩攝影者,專注黑白影像與暗房,有不少學生。
9.達蓋爾暗房MAX老師:他也開過個展,那些照片現在都能在他的工作室看到。

上面提及的名字,作品面向都不太一樣,可以參考看看也許能有新啟發。

以上請參考
吳柏諭

SixWingAngel 提到...

感謝吳前輩的資訊分享^^最近就開始從這些人著手研究,希望台中的圖書館能有其中幾位攝影師的作品集....

這禮拜都在煩心求職的事,也對自己的事業前途感到很暗淡....以後真的就是混口飯吃庸庸碌碌過一生然後寄情於攝影了....

當你的膝蓋已經不行了 就會開始思考自己做了什麼蠢事 提到...

我最近自己的經驗也是覺得一機一鏡就好。
看看之前出國的攝影包,
裡面裝了Hasselblad 501C+Xpan+M6+鏡頭
還要有測光表啊一堆配件,現在看來真的覺得自己瘋了。
不過還是沒有風兄70-180APO瘋...
人都要自己走過一回,才知道自己要什麼,適合什麼。

還是對E哥的35/1.4A有強烈的怨念 提到...

看到我敬愛的E哥要吃維骨力了,真想為您分憂解勞....看來我只好捱著我的低薪忍痛用三萬台幣買下你的35/1.4A了....

不過最有fu的是E哥最後一句,"人都要自己走過一回,才知道自己要什麼,適合什麼。"不過不是因為攝影,而是目前求職的感慨。

huja 提到...

To Rice兄,
大嫂沒事吧!

有道是,風吹雞彈殼,財去人安樂!這些年下來,真正體會到平安就是福啊!

To 天使兄,

在台灣,的確有很多值得拍的影像,不過正如您說的,要拍的到,拍的好的確是不容易,這也是小弟的苦惱啊!關於在地攝影師,其實還蠻多的,可是有出人文攝影集的,似乎就不多,不過網路上有蠻多新銳攝影師,作品倒是會讓人眼睛一亮,有空,大家再交流一下吧!

一機ㄧ鏡真的是王道啊,小弟現在有時候多背一顆頭,常常出去一趟回來,都沒換過,覺得自己好像陶侃.......XD!

另外,抱歉,前幾天颱風天,扯了一堆和攝影無關的東東!

SixWingAngel 提到...

抱歉抱歉,最近忙應徵以及一些瑣事等等(像是我媽腳受傷我要兄代母職載送我妹上下課以及施展我NYC一年瘦十五公斤的廚藝XD),所以都沒什麼時間上部落格回應^^"

話說這幾天有一個感觸,就是真的要拍東西,步調要放的非常慢。回台灣後多半都是開車,一來開車沒辦法好好仔細觀察街景,二來觀察道也不太可能馬上停下來下車拍照。最近載我妹等她下課時,我會跑出車外到處晃一晃,發現其實回台灣以後幾乎都用車代步是失去拍照的fu一個很大的關鍵。當我有機會慢慢步行,那種在NYC街頭拍照的感覺慢慢浮現....所以拍照真的是要用走的,連騎腳踏車都嫌太快。

應徵的事算是告一段落了,九月一號起要開正式案牘勞形了。因為事務所離新家不遠,本來是打算騎自行車的,現在開始想評估用走的,一邊走一邊拍,就像在NYC得時候那樣。走去上班東西不能帶多,剛好繼續逼自己一機一鏡,也可以運運動,又環保省錢。

最近flickr也很少更新。每次整理紐約的照片都會不由自主的有一種思鄉的感傷所以有點逃避....還是很想念NYC XD....

米唐 提到...

恭喜六哥先
走路去上班呵
您可以準備乙只BILLINGHAM了
充當街拍版的LAWYER BRIEFCASE
新事務所給您啥菜單?
有機會來聞香一下

暫緩一年敗家,幫助災民重建新家 提到...

是需要一個公事包啦,不過白金漢包實在太高貴也不符合我低俗的氣質^^"不過有其他可以裝相機的公事包歡迎推薦^^

我很菜啦,薪資也很微薄,不像Rice兄一秒鐘幾十萬上下的....所以短時間可能事務所也不會給我什麼菜單....

藉機發起與災民同悲暫緩敗家的行動。大家都知道這次真的是非常慘,很多人可能也很懷疑我竟然一直沒在部落格上放炮。但我想政府這次做的怎樣大家都知道了,所以我也沒必要在罵什麼,然後在這時候再說馬桶帶賽其實也沒太大意義,雖然我相信還是他帶賽。而且反正健忘的台灣人只要馬桶演演戲幾個月後大家也都忘了也不會用選票懲罰帥氣的馬桶。

所以我能做的實在不多。目前存款剩六千要過到正式上班後的發薪日(也就是還有一個月左右吧),實在是沒錢。物資方面也早就不缺了,需要的是災後重建的基金。我打算把我之後工作本來預算每個月要存下來買下一支鏡頭的錢轉作捐款,本來是打算一個月存五千存差不多一年五六萬再買一支五十或者廣角的,現在這筆錢就改做捐款好了。這樣剛好也可以逼我貫徹我的一機一鏡修練。

說真的,絕大多數的人實在都不缺再一支鏡頭。不過災民卻可能真的很缺那幾萬塊重建家園,即使是幫災區小學生多添購一套百科全書都好。捐款就別捐到政府了,這次事件讓我可以終於徹底放心的鄙視我們的政府,捐給民間單位可能有效率的多。

把那幾萬塊省下來,幫助真正需要的災民,然後繼續保持器材的精簡,讓自己可以更了解攝影以及手上的器材,粹練自己的攝影功力,等到災後告一段落,再用精進後的技術記錄災區的傷痕以及重生的生命力,正是一舉數得的最佳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