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009

實在已經不太知道怎麼下標題跟分類了XD....

1. 少買一支神兵利器,多買幾本好攝影集
2. Cine Lenses
3. Super Elmar 18/3.8
4. ZM Wobble Leica Glow


1. 少買一支神兵利器,多買幾本好攝影集─Magnum, Winigrand

Microinsect兄發起了"少買一支神兵利器,多買幾本好攝影集"的活動,個人覺得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考角度跟反省。看看多少徠卡"玩家",甚麼銘鏡都玩過一輪了,只會玩性能,玩味道,就是不好好玩拍照。為了匡正風氣,我拋磚引玉介紹一些我有興趣的東西(雖然應該很多有水準的人都已經看過了XD....),希望能首先感動才氣縱橫的E哥,把他手上的35/1.4A兩萬賣我然後把錢拿去買攝影集。不過,因為本人是個鄉下來的大老粗(末兩字中間加一個數字也是成立啦),對於那種純藝術還是耍意境的接受度跟悟性都比較低,所以也不會介紹大家這類的東西,此外,接下來要介紹的東西有些只有翻過,有些根本沒看過,所以不負任何擔保責任。

Magnum

http://www.amazon.com/Magnum-Degrees-Michael-Ignatieff/dp/0714843563/ref=sr_1_3?ie=UTF8&s=books&qid=1235167506&sr=1-3
Magnum Dgree
http://www.amazon.com/Magnum-Degrees-Michael-Ignatieff/dp/0714843563/ref=sr_1_3?ie=UTF8&s=books&qid=1235167506&sr=1-3
Magnum Magnum

我想玩徠卡的Magnum應該都有聽過吧,搞不好這兩本都已經看過了。如果玩徠卡還沒聽過,那乾脆把手上的器材給狗當玩具咬還比較不浪費。這兩本書是Magnum攝影師群作品的選集介紹。這兩本書我在NYU的書店翻過,印象中第一本是根據一些主題分類,第二本好像就是照年代還甚麼。沒有細看,不知道詳細內容如何,但AMAZON上的評價認為第一本的內容跟選的照片水準都比較高。個人認為做為一個現代的台灣人,Magnum一定要認識。Why?因為我們"馬哥爛"啊!

Winogrand

http://www.amazon.com/Winogrand-Figments-World-John-Szarkowski/dp/0870706357/ref=sr_1_3?ie=UTF8&s=books&qid=1235158038&sr=8-3
這是一本Winogrand的攝影集,編者是前MOMA的館長。這版算是比較廣泛的收集他作品的攝影集,他其他的主題就都收錄的比較限定。大家一定很好奇,我為何對Winogrand情有獨鍾。沒為什麼,因為一來在MOMA親眼看過他的作品,總是有比較特殊的情感,二來他又是NYC本土出產的攝影師,當然要支持一下。之前已經有簡單介紹過,在此又再補充一下。

http://photo.net/photo/winogrand
這本書的書評以及一些相關的討論。
http://masters-of-photography.com/W/winogrand/winogrand.html
http://masters-of-photography.com/W/winogrand/winogrand_articles2.html
一些經典照片跟兩篇有關的文章。這個masters of photography網站不錯,有很多攝影師的簡單資訊,是想研究的一個很好的起步。
http://www.dailymotion.com/bookmarks/foxysoul/video/x7yk4p_masters-of-photography-garry-winogr_creation

其實我個人覺得Winogrand的風格應該是無法讓他被捧成那種世界大師級的,他的作品比較只能被放在特定的context下去欣賞。我也相信很多人看到Winogrand的照片會覺得"是還不錯啦,但就那樣嘛,幹嘛特別介紹他"。把他的作品跟瑪格南的幾位經典人物相比,比如說HCB(HCB在台中省圖就借得到幾本攝影集),會覺得他的拍攝題材更日常一點,然後拍攝手法更不藝術一點,簡單的說,更平凡一點。有些評論家把HCB跟他放在一起講,個人是覺得不太搭。並不是說平凡就一定比較不好,而是"觀點"的本質就不太一樣,Wino的風格其實比較像跟他差不太多的時代幾位記錄美國人生活的攝影師的那種風格(上面的連結有介紹到)。事實上,他本人不喜歡被叫做street photographer,他認為他不是在記錄街頭,而是在記錄生活,各種動物的生活(可見於他動物那本攝影集)。我想把他的風格理解成一種一個人記錄周遭生活事物的生活照而不是一種藝術創作會更貼切。事實上他自己也說他拍照是為了看看他覺得有趣的事物拍成相片看起來會是怎樣。

或許就是因為這種性質,我能理解多數人看完他的照片會覺得"也沒說多好嘛"的想法,因為如果觀看者跟美國這塊土地,甚至NYC沒有某種connection,然後對他身處的那個時代的美國,在進步主義的歡樂氣氛中夾雜著進步主義過程種種的一些衝突跟矛盾的背景沒有甚麼了解的話,看他的照片沒有甚麼感覺我覺得是正常的。不過你如果能理解那些context,其實看他的照片常常會有一種會心的微笑,看他的照片有一種輕鬆的氣氛,但在輕鬆中卻也深層的透露著社會文化的人文內涵。我並不覺得他在按下快門的時候會想到那麼多,各位看看我之前提供的他拍攝過程的連結,就知道他那種電光火石拍攝法根本沒時間給他想。但或許就是因為這樣他的照片呈現的正是他的個性,而他的個性從那些影片中看出來,是一個討喜而有想法將生活過得很輕鬆歡樂的胖子。我到現在對他是把他的M4"丟"進抽屜裡還是印象深刻XD....或許因為他這種輕鬆生活紀錄的風格,所以他死掉以後留下了幾千捲沒出照片的底片,而他一生拍了有五十萬左右的照片XD....

為什麼會想推薦他?我想理由已經很明顯了。若要純粹討論藝術價值或者畫面震撼磅礡的氣勢,我想Wino絕對排不上邊。那些藝術價值高或者震撼磅礡的影像照片非常吸引人,而他們吸引人的關鍵就在於:它們離你的生活很遠。但從Wino的照片,你看到了他的個性,你看到了他的生活,甚至,如果你有我上述的一些connection會知道那些context,你會發現你好像回到了現代進步主義時代的美國走了一回。這就是你在MOMA的WINO展示區裡面逛所會得到的感覺。看攝影集,除了欣賞,也是要學習。Magnum的很多照片絕對都是經典中的經典,絕對值得欣賞,但我覺得對平凡人,至少對我來說,不是最好的學習方向。那不是也不太可能是我的生活,我永遠都是透過CNN看戰爭而不是嗅著血腥踩著屍骨去親眼觀察他。硬把他們當學習的方向,很容易就變成畫虎不成反類犬虛偽的為賦新辭強說愁了。相反的,只有你逼著自己拎著相機在你生活的土地上亂逛,然後內心一直想著我今天要幹掉幾捲底片,你就會發現當你像個新奇的赤子穿梭在人群中尋找你覺得有趣的獵物時,Winogrand正在對街對你招手,笑著對你說"嘿,你也出來拍照喔"。不過如果你是深夜看見Winogrand跟你招手你絕對不要走過去趕快去收驚XD....

另外分享一些Wino小技巧。Wino的照片有時候框會對不正,這是他的秘奧義。因為他喜歡用廣角拍(在當時其實因為廣角變形的效果拿來拍人文其實不是很流行),然後喜歡很近的拍人,所以拍攝時相機本身會往前傾,有點45度俯視的意思,因為這樣廣角的變形效果就很明顯,他不太喜歡,於是研發了這種框不要對正的手法去隱藏變形效果。然後他不用21的原因是他覺得21那種效果他無法控制了。這道是讓我思考21對我的必要性,勢必會弄一台二號機,手上是有35/50/90,一種組法是以35考量抓一支21,組成21/35/90的經典焦段,但又有很多人說28/50很搭,所以從50思考,比較好的選擇會是35/90跟28或者28/50,頂多到24、25。用28的好處就是可以玩一直有興趣的28/2.8III或者CV28/2。搞一個M4+28打造我的Winogrand紀念套組向他致敬也不賴。廣角不急啦,再慢慢評估,跟別人借來21,25,28這幾個焦段試看看再說。

好吧,如果這樣吹捧Wino你還是感覺無動於衷,那看看他"Women are beautiful"那系列的照片欣賞一下那個年代可愛活潑的美女也是很不錯....

甚麼?黃官官說我介紹得讓他很不爽,完全不是他的口味。好吧,再推薦他這味:
http://www.oi-bijutsukan.com/item-0701006.html
(不是因為荒木經惟喔!)

最後再補一個NYC攝影師閃閃Bruce可愛的一面XD....
http://inmotion.magnumphotos.com/essay/bruce-has-ball?utm_source=Magnum+Photos+Newsletter&utm_campaign=58c36fc391-MIM02092_18_2009&utm_medium=email&mc_cid=58c36fc391&mc_eid=3490154d24

2. Cine Lenses

Cine Lens....電影鏡頭?!難道更可怕的黑洞來了XD....

電影鏡頭跟一般鏡頭的差別是甚麼呢?
http://dvxuser.com/V6/showthread.php?t=137299
通說就是,電影鏡頭既然要放成大螢幕,一支又貴鬆鬆,當然是表現超好超銳利的啊!

但,真是如此嗎?有人做了一個測試,使用的機子就是紅色大怪物。
http://www.reduser.net/forum/showthread.php?t=13760
測試對象都是蔡司,蔡司電影鏡頭對上蔡司單眼鏡頭,在業界可能稱不上最頂級,但絕對都算是非常高水準的產品了。測試結果是:單眼鏡頭銳利度勝!其實我覺得通說想法比較合理啦,不過不知道為什麼實測出來不太一樣。我真的不懂,就單純提供一下資訊。

來個電影鏡頭小簡介吧!
http://edanathan.yo2.cn/articles/%E3%80%90%E8%B5%84%E6%96%99%E3%80%91%E9%9B%BB%E5%BD%B1%E9%8F%A1%E9%A0%AD%E7%9A%84%E5%A5%87%E6%83%B3%E4%B8%96%E7%95%8C-%E3%80%90%E8%BD%AC%E3%80%91.html

一些電影鏡頭有被改成RF以及單眼的接環來玩,其實一開始入手徠卡就聽過幾支Kinoptik跟愛展能的大名,不過一直都沒甚麼研究。之前台灣代理福倫達的有賣kinoptik 50/2那支M接環的,那時候賣58000,不過剛剛check一下沒放在網頁上了。最近LFC有人賣。說真的我也沒玩過,也不太知道魅力在哪,據說是顏色的層次跟散景等等都很特殊迷人,看了一些照片,覺得跟徠卡一些老鏡的調調有像,不過我也不清楚。目前也沒甚麼興趣,希望永遠都不要有XD....有人說ZM的鏡頭有電影鏡頭的味道,這我也不知道,但這個傳聞證據倒是加深了以後新鏡玩ZM、CV就好的確信。好吧,讓大家失望了,這看起來很有趣的東西我甚麼都不懂,只是拋磚引玉而已。

3. ZM Wobble Leica Glow

好吧,雖然我以後新鏡會優先考慮ZM了,但我這人沒甚麼優點,有的只是現代社會人類普遍欠缺的一樣東西:良心而已。之前在Rice兄部落格的討論剛好提醒了我告訴大家一件事:ZM Wobble的毛病,這是所有ZM玩家內心揮之不去的陰影,雖然大部分的情形都只是沒客觀上甚麼影響小毛病,但主觀上就是讓玩家心情有一點不快。然後我的愛鏡本來扎扎實實的,現在也Wobble了起來。研究過Wobble以後,跟大家分享一下。把我的回應引用過來:

"關於ZM鏡頭組裝品質的問題,是真有其事啊,我的sonnar在我每天出門連去中國城買菜都把家當帶身邊之下也出現了所謂的鏡筒wobble現象。不過個人認為如果不是對於組裝品質有高度的要求基本上這些wobble會演變成進廠大修的情形很少見。

經過我多方研究,ZM鏡頭wobble成因來源有三。一種就是大家網路上最常見的,鏡組後方的retaining ring鬆掉,這最好處理,自己拿個小一字起子轉緊就好,小心一點的話拿給pro是十秒內處理的事,這個我都會,我也試過,不過這不是我的成因XD....

第二種成因來源據說是蔡司指定用的grease方面,為了對焦上滑順一點之故(雖然個人認為對焦手感還是徠卡好),特性跟厚度比較不同,所以使用久了,會有裡面的鏡筒跟對焦環以及接環之間的空隙,會有一點輕微的wobble。我是這種。我本來發現是內鏡筒搖晃很擔心裡面的鏡組也會跟著搖晃,不過檢查後發現鏡片本身不會晃動。有點annoying,但這問題最小,因為第一種wobble你不理它久了搞不好會更嚴重整個鬆掉,第二種wobble就是沒事手癢去搖他內心會很幹,但當你真的在使用時確感覺不到。真的還在意的話這問題沒法自己處理,但拿去給pro上上grease就OK。

第三種才是真正要命的問題,但真正遇到這問題的人非常少數。就是內鏡組也會跟著晃動,會造成焦點晃動,這真的就是只能進廠維修,有聽過最嚴重的是蔡司直接換新的給他。

所以就像很多鏡頭的網路資訊一樣(像是sonnar大光圈移焦問題超嚴重、35luxA中等光圈移焦很嚴重等等),確有其事,但嚴重性很大程度是誇大了。我個人是很隨便,東西能拍得好就好,一些小毛病我是不太care。像是我的老米,總感覺它骨頭快散了,鏡頭晃的比ZM厲害好幾倍,但它就還是很好用,測光在換電池後拍正片也是很準(顏色很淡不習慣就是了XD....)。我的preA,是Noctilux 35喔,因為光圈環轉到1.4,還能往前再轉個半檔距離,更妙的是光圈葉片還真的會在擴大一些XD....我的路上戰鬥機,過了一年全車異音四起,好像在聽交響樂,到後來我也懶得管他了,就音響給它摧下去然後開到一百五兩百甚麼聲音都聽不到了XD....

但說真的,我會很誠心的良心建議rice兄,不要買ZM,雖然我自己在新鏡這一塊是會繼續買ZM下去,徠卡我以後只玩老鏡。因為如果對於味道甚麼的沒有特別喜好,像您子彈又夠多,然後會講究一些細節的話,還是買徠卡是最保險最不會錯的,重點是掛的牌子又是最不會錯的。ZM就像過去好一點的歐洲車的組裝品質,小毛病多,但就是不嚴重,神經大條一點都用得很快樂。徠卡的組裝品質就像過去的日本車,小毛病好很多,但一出問題都很大條,像是整個接環要換掉。

你問我整體來說哪個組裝品質好我覺得倒也沒甚麼答案,在怎樣我的ZM也沒有給我到那種接環有問題還給我裝上去出廠賣給我的情形,50/1.4A最近一直傳出問題就算了,Summarit這種小兒科也給我搞成這樣我實在很難接受。但要追求組裝的最高品質,那真的只有在沒出問題的徠卡裡面找的到了...."

來吧來吧!徠卡趕快來嘲笑ZM吧!因為除了這點徠卡也沒有甚麼能笑ZM的了,哈哈XD!

4. Super Elmar 18/3.8 ASPH

我的習慣是爛酒沉甕底,所以....
http://www.dpreview.com/news/0902/09021712leicam18mm.asp
http://us.leica-camera.com/photography/m_system/lenses/6291.html

今年PMA徠卡推出新一力作,18/3.8 ASPH硬是壓過ZM 18/4 0.2,這0.2的代價就是從三萬多台幣變成十萬....價錢我也不想多說甚麼了,反正這就是徠卡,然後我就是窮鬼。但我覺得這反映了徠卡恐龍症的現象,跟美國汽車三巨頭一樣。早就不知道有多少玩家求徠卡出一支比21更廣的鏡頭了,徠卡最後給了大家一支二十萬的16-18-21/4,反應當然不熱烈。M8的出現因為1.3倍的關係讓18甚至更廣的廣角更有必要,結果被ZM先搞出了一支18/4,先把市場吃掉。你可以說是因為徠卡"專注完美,近乎苛求"(放屁!)所以沒做到最好就不推出鏡頭,事實是那些等不及先買ZM 18的人看到徠卡也推出以後多半的想法都是:ZM這支這麼好了,徠卡再好能好多少?然後有好到要換掉ZM買徠卡嗎?證明了ZM雖然先推出但也不是把狗頭蓋一個蔡司就拿出來騙錢。選擇多一點總是好的,這我不否認,也很支持,過去徠卡一廠獨大的光榮時期反而是RF的黑暗時期。我也覺得徠卡一定要繼續霸占它的頂級地位有著不同的鮮明特色來跟ZM還有CV市場區隔。但這種反應速度跟目前堅持走的路線對它真的是好事嗎?我也不知道....我總覺得要是徠卡願意部分走回求面鏡搞一支改良版七妹然後比ZM多賣兩三萬塊一打ZM二打二手市場,然後最頂級的大光圈可以繼續玩ASPH,可能會比較有搞頭....不過這我已經講過幾萬遍了,自己都說得很煩了XD....

http://www.imx.nl/photo/leica/lenses/page142/SEM18_part1.html
萊卡應聲蟲EP馬上搞出第一篇測試文,真是盡職啊!EP大概是徠卡有史以來最棒的投資XD....
不管如何,徠卡順走!祝福您!

19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專注完美,近乎苛求""
這句話的原創廣告文案"LEXUS"
確實有實踐到,從進口的第一年
家中購入GS-300,到現在還在服役
現在陪著我岳父往返北縣,花蓮唸研究所
一樣開的雞雞叫,別別跳,車室一樣寧靜
動力一樣強猛....重點是....除了定期保養以外..沒進場過.........
現在德國貨的品質,恩(我想我可以這樣說,因為大家想到德國可以聯想到的民生用品我應該都用過,而且是長時間)...嘖嘖嘖....離"想像中"或"曾經是"的德國貨有很大一段差距....
您的陸上戰鬥機,聽起來有點慘

我在給您的回應中有提到
我會在""超級艾瑪18/3.8""還有
"拜喔港21/4.5"之間做一個選擇

匿名 提到...

假日沖人氣
補充一下
透過紀國章先生的書的介紹
我知道了Jacques-Henri Lartigue
您上頭的網站也有介紹
http://masters-of-photography.com/L/lartigue/lartigue.html
扣除紀實攝影類的不論,我很喜歡他的風格,尤其是小時後的作品

雖然說肉眼的感受不深,基本上(數據上)也相當優秀,但那個超級艾瑪士是怎麼了???難不成又要在"味道"或"品牌"搏輸贏??再等等,看看有什麼堅強的理由不去選"拜喔港21/4.5"

Cyrestis Hsu 提到...

閒閒上來看一下…為什麼發現我變成活動發起人XD,而且還在這篇文章的頭版…
沒有啦,其實我只是覺得我這一年器材越玩越大,最近應該要冷卻一下,買攝影集當贖罪卷…。雖然近期不打算買新器材,不過對別人寫的器材文還是很有興趣的,所以各位前輩請繼續,別說我壞了大家敗家的興致…XD。另外會向六翼兄您這麼說,其實我自己是有一點點私心的:因為您人在相關資訊豐富的紐約,文筆很不錯加上喜歡攝影,若推您一把讓您掉入敗攝影集深淵,我們又會有更豐富的好文章可以看了!!你知道在高雄要看種類豐富又更新夠快的攝影集有多難嗎…XD。
對了,六翼兄您提到”藝術天份”的問題,Rice兄不介意的話我有空就借Rice兄的版面發表一下我的看法,這樣接續先前在那邊的討論比較有連貫性。您這篇文章介紹的很不錯嘍,不是要寫論文不一定要很多學理上的分析等嚴肅的東東,輕鬆寫就好啦~(這樣說您會多寫一點嗎…嘿嘿)。

P.S.: Magnum那邊第二個連結重複到第一個了。
P.S.2:突然發現黃官官兄好像每篇文章都會中槍耶,你們有什麼仇…XD

SixWingAngel 提到...

To Rice兄:

論細部組裝品質小日本真有一套,高級德國車過去也是很有保障,但自從大家都開始做電子花車以後,德國玩電子玩不贏日本小毛病就多了起來。貼地戰鬥機的細部組裝品質更是連死納粹都不如(真的是死納粹,雙逼過去都跟納粹有密切關聯,畢竟是重要的重工業嘛,對軍事擴張政權有其重要性),不過念在大結構的扎實程度,比別人甚至德國對手都不容易撞死,以及渦輪到家的調校展現出來完全不同於自然進氣引擎的迷人輸出特性,B柱飾板等的異音就算不了甚麼XD....

看了一下SE 18的MTF,很正,"在MTF上"比ZM18的邊角好到可以看出差距,雖然現實世界可能是另一回事。但在暗角尤其是變形ZM那支更強。Biogon真的是很變態的結構。我覺得SE18這支至少算是近來徠卡鏡頭中MTF上看來優勢比較明顯的了,當然,考量性價比又是另一回事。我頭SE18一票(←喜歡看人花錢的惡習XD....)

唉,不管如何我都沒錢買....來研究一下您推薦的攝影師拿鐵哥好了....

To Microinsect兄:

最近又看到您招喚夜之神鏡出來了....我本來聽您的語氣以為只是弄來一玩,看樣子是您也入手一支正式完成徠迷的修業了^^....現在應該輪到您徠器材測試報告了,我來研究一下Blogger能不能開權限給別人po文^^....

其實我可能因為所處環境的關係所以資訊也不多ㄟ,雖然NYC號稱攝影之都,不過我知道的美術館就那幾間大的,攝影作品比較多的就古根漢跟MOMA,然後基本上展出作品很多都太現代或後現代了,怪到想罵髒話感受不深XD....不過有好資訊我會繼續提供。另外leica gallery NYC的點就在學校幾步之遙^^

黃官官自從上次我跟他抱怨說我回國要失業了他卻很囂張的說老子考上公職就是爽,每天拿死老百姓的錢來練暗房很歡樂就跟他結下樑子。加上今天被強迫抓去學校看法律電影(課堂required),看了日本的"I just didn't do it (それでもボクはやってない)"看到日本所謂99.9%定罪率的神話(笑話?),加深我內心官民衝突的火苗。我決定以後每一篇都要靠杯他一下。推薦這部日本電影,從電車痴漢的案子去看日本的刑事司法制度,不是很緊湊,但算是有點輕鬆小品,有點日劇調調,突顯所謂的神話真的就是神的話,神說甚麼大家就乖乖聽話,就會過得很好。但如果你不聽話,就給你宙斯的閃電,日本高度專業跟官僚化的司法體系相較其他民主國家要打趴一個人實在太容易了。

昨天又讀到一篇很棒的死刑death row death watch execution的文章(先聲明我其實沒有甚麼強烈贊成或支持的立場,我是很慶幸我不是要做決定的人所以可以不用做決定),有很多感觸。但我決定還是乖乖閉嘴好了,畢竟部落格也是公開空間,不敢亂講話影響我以後在這圈子裡混XD....

匿名 提到...

不知不覺被小孩搞睡

TO:MICROINSECT兄弟
您要在我那不三不四的地方幹啥勾當寫啥文章都可以..沒在介意的,不過各位談到什麼神兵利器之類的,請不要談到價格,或有價格暗示之類就好

TO:天使兄弟
奇怪,全球經濟似乎對攝影迷不是問題,動不動這理一枝小諾,那裡一枝小諾,呼...小馬真不該請留罩懸當行政院長,救經濟納..應該來這看看,問問大家意見,

提到死刑和刑事司法制度,我是有一肚子牢騷(基本上應該叫怨忿,憤恨...針對誰,嘿嘿...當然是官官,這理有官官不要介意,咱自家姐妹也是官官,我沒有排斥所有官官的意思),"死刑"這問題,恐怕所有法律系學生都曾經認真思考過,..................
執業後(幹...我實習律師時第一個參予的案子..第一個律見的被告就是死刑),
職業後第一個刑案第一次開庭..第一次披上律師袍站上辯護人席,受命法官問完人別的第一句話,我就決定這世上根本沒有支持死刑的理由...

她(他OR牠OR祂)說:ㄟ..被告.."卷"我"看"了啦,除了你還有誰???

唸法律的應該知道這句話背後帶有多大的不公義(可以說是法官自己親手或曰親嘴踐踏整個審判制度).....
這種官多不多????
多到哭爸多......
這世上有太多案件在"警詢筆錄"作好以後就"確定"了........
這種制度,或這種人在運作的制度,根本沒資格去決定"絕對性或終局性或無可回復性的剝奪"一個人的生命,身體(這年頭自由可以作價補償,所以不列入)這碼事

Cyrestis Hsu 提到...

No~我沒有入手Noct,那隻是同一個朋友的鏡頭,他想試試50/2,我們就換著用而已。排除掉價格因素,一支鏡頭比我現有的Summicron 50 & Summicron 35兩隻加起來還要重,偶而玩玩可以,買下去的話我還真的不知道我一個月會帶她出門幾次…。況且我對Summicron 50愛不釋手,我沒辦法深刻描述她有多好,大概就是評斷一顆鏡頭的各種項目達到了蠻完美的平衡,所以我也都會推薦身邊想進Leica M的朋友先試試這顆,若是連50cron也不喜歡的話可能是本身口味特殊…這點我幫不上忙,或是意味著沒有鏡頭可用了…XD。
回到Noct的話題,每次我拿到她也是都把光圈開到1,然後期待著那種後面散景瘋狂旋轉的底片沖出來而已,縮光圈的照片拿去和Summicron相比我倒看不出有什麼優勢耶…。
順便一提,那位朋友也有七枚加鏡,上次我們很無聊,就把我的德鏡也裝到他的M6上面,兩顆AB Test,聽說出來色調不太一樣,我也還沒看到正片,過陣子跟他借母片和掃描檔再跟您分享。攝影師或攝影集的部分我也晚上再來PO…XD

SixWingAngel 提到...

研究了一下blogger,發現可以增加發文的權限。如果microinsect兄或者有誰願意提升這部落格的水準歡迎把blogger用的EMAIL給我就可以了^^

To Rice兄:

像我們會選擇走律師圈的人一定都有很多相似的想法跟感觸。等有時間我來發表一下我的淺見,我是來念法律的總不能整天都只是談攝影XD....

另恭喜您又入手一支90/2.8^^在此回應一下您部落格的回覆,我真的相信90可以過了好幾十年好幾手都還是一切如新,因為多數人來說真的都很少用XD....我就是一例XD....我認為要增加90使用機會的方法最好的就是兩機出勤35/90,只有一機真的常常就覺得懶得換了拍個幾張又換回來。您已經有兩機了,相信那支90一定會很幸福的^^....等我哪天入手二號機就是我的90冬眠醒來的那一天!

To Microinsect兄:

我跟您一樣都很重視重量大小的問題,我真的覺得只要表現過一個門檻,重量大小可能就是我非常優先甚至是第一個考量的對象。說真的其實我愛CV35/1.2愛得要死,可是我也懶得瘦弱的要命,所以只能期待它改款縮小,即使犧牲一點表現我有願意。這樣的好處就是,可以對一些銘鏡免疫XD....

另關於夜之神鏡,很多人會批評它的一點就是除了大光圈那種味道以外其他沒甚麼特殊的。Noct縮光圈論表現很多人認為跟它其他小老弟比可能不吃香甚至還吃虧。我認識的一位E哥曾經借來夜之神鏡玩玩,它的感覺是他拍不出夜之神鏡的味道怎麼拍都像50cron。個人看網路照片是覺得Noct縮光圈以後的感覺會比較像35 lux preA這種,調性軟一點,50cron個人認為調性硬一點。期待哪天您來個這兩支的測試照^^

另外我很期待加鏡德鏡的PK^^!因為網路上很多人玩家都說德鏡跟加鏡有些不一樣,認為德鏡色彩比較濃豔加鏡比較淡,但有人也覺得又是MIG的心理作用,也有少數加鏡愛好者。我個人是不知道,也不會不相信兩者沒有不同,像有人表示prea後期德鏡鍍膜可能有不一樣我覺得也不是不可能,所以一直很好奇^^麻煩您的解惑啦^^

Cyrestis Hsu 提到...

To 六翼兄:
其實我平常在網路上很低調,在各大論壇都躲起來偷偷看文章,連自己的Blog都只有”#””數字”和”照片”而已XD。當初來貴站看這裡小國寡民,上來閒聊幾句,沒想到現在人氣爆增(跟我比較熟在玩M mount或想入手M的朋友都定期收看…。昨天打給朋友他都知道我要來借兩隻七枚比較的正片了 Orz),現在留言時心理壓力也跟著倍增,更不用說發文了…XD。
對了,那位擁有Noct的朋友也嫌太重又去標了一顆50 DR,加上另一位朋友的ZM 50/2,有時間的話還真的可以來個50mm四鏡PK(不過至少也要等到ZM50從日本飛回來…也修了一個半月了耶,看來沒比Leica送德國快多少…XD),結果出來再跟您說~
我最喜歡的攝影師是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介紹的部分可參考邱奕堅先生寫的” 東方禪風:杉本博司的攝影藝術”一文。由於他實在太有名了…攝影集大多限量出版,台灣要買頗有難度,價位上自然也…,所以說若六翼兄您有興趣,在美國逛書店可以多注意一下…。小道消息是,台灣方面聽說邱奕堅先生那邊好像還有得買 XD。若還是子彈不夠又想要購買他的紙本資料,最近 Photo GRAPHICA 2009年01月号這本日文雜誌有他各時期的作品介紹和圖片以及專訪,可以止渴一下…。

SixWingAngel 提到...

更正啟事:

抱歉犯了一個很重要的錯誤,我一直以為美國的六七零年代叫進步主義時代,但早上念勞工法發現我名詞徹底搞錯了。進步主義時代是指1890-1920,而我所指的應該是50-70年代,這段期間是不是一個時代都是一個問題。總之我指的就是50年代開始民權等等社會運動開始興盛,年代60在JFK執政之下達到巔峰,70延續但是開始走向美夢的幻滅(越戰是一個大主因),六七零年代有稱黃金時代的。Wino大概就是記錄這些個時代的影像。

To Microinsect兄:

請不用擔發言心理壓力的問題,本部落格最大的好處就是版主本身就愛亂講話,所以大家在怎麼鬼扯也不會比我講得唬爛,簡單的說再怎麼亂講也比我講的有水準XD....而且我相信從攝影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個性,您是那種細膩風的,想當然爾發言一定也是有頭頭是道^^

我回國以後也想辦法來弄一個35PK。目前知道E哥手上有發霉八妹跟35/1.4A,我有summarit跟lux preA,黃官官那邊有七妹,然後有另一位朋友有ZM35/2,應該很有趣....反正這個情勢回國也是要失業好一陣子沒事做就拿來測試鏡頭吧XD....

原來ZM寄日本要這麼久喔....聽說寄蔡司有到三四個月的XD....看來完RF的宿命就是這要,不過換個角度想,總不能長時間沒東西用啊,所以送修就是敗家時XD....

Cyrestis Hsu 提到...

今天跟朋友拿底片順便把他的Super Angulon 21/3.4綁架,回來裝上M7和Minolta IV測光+五度頭同樣對著顏色均勻的地方測光(白牆、灰色地面、藍天等等),我發現M7大概加個4.67EV就和測光表的數值差不多嘍,所以若沒手持測光表這樣做應該也可以撐著用,尤其是拍負片的時候,SixWingAngel兄這顆鏡頭您可以考慮來一隻了...外型配MP也很搭 XD

SixWingAngel 提到...

感謝Microinsect兄惠賜美圖,發色差異真的還滿明顯的^^

我看到的是加鏡明顯偏洋紅而德鏡偏黃,可能就是因為是發色差異的關係,所以江湖人稱德鏡濃豔加鏡清麗並非子虛烏有。但回過頭去看看之前那篇曼德勒鏡的文章,那篇引到的討論是說加鏡偏綠德鏡偏紅,跟我觀察到的不太一樣。想再請問一下Microinsect兄一下底片是用哪一支?有沒有觀察到兩鏡之間鍍膜顏色有沒有甚麼不一樣?保護濾鏡是用哪一片?網路上聽到人家說,要自己看到才有趣^^期待您後續的測試^^

另外在您感召之下,我忽然想到角那麼多學費時在不能不好好利用學校資源,所以今天去借了三本攝影集。一本是Winogrand我之前提到那本,另兩本是偶然看到Erwitt兩本就把他一起借進來,一次三本超重的XD....明天還要去另外一座圖書館借別本看看。我決定以後一個禮拜至少一本攝影集,然後挑幾本真的很喜歡的買入手^^

看攝影集比玩鏡頭有趣多了,所以我對SA 21/3.4真的沒甚麼興趣了....哈哈哈哈....(←騙人的)

SixWingAngel 提到...

Sorry,我剛剛看到底片是RVP50了XD....

Cyrestis Hsu 提到...

保護鏡部分加鏡用的是Leica,德鏡用B+W,不過濾鏡方面對發色的影響我認為可以排除掉,以前做過B+W和Marumi的AB Test,顏色幾乎可以說是沒影響,就算有,也不會大到像您看到的那樣…XD。手邊這顆德鏡的鍍膜是紫紅色帶點琥珀色,和50cron的顏色差不多,加鏡在朋友那邊,印象中鍍膜偏藍紫色,雖說鍍膜顏色不同,但鍍膜顏色和鏡頭發色是否有相關…這點大概不好肯定,也有可能是玻璃原料不同等因素呢…。談到鍍膜,B+W 不同時期買的保護鏡似乎鍍膜顏色也不太相同,為什麼會這樣呢?這些應該要問問光學專業人士…。

對耶,我都沒想到貴校圖書館攝影集應該也超多,快去看看有沒有很稀有的先借回來看,像是深瀨昌久的""。SA 21/3.4喔…我覺得您可以邊看攝影集邊玩鏡頭,同時培養兩種優良興趣…XD

匿名 提到...

看來網路上很容易交到損友
Microinsect兄弟...嗑嗑
今天LFC上頭好像看到一支
有盒不打緊,還有遮光罩....

外型配黑MP是真的很搭
因為我看過黑MP+銀ZM21/4.5+黑罩
很搭,嘖嘖,安古龍差不多就那調調

ps:那種武大郎尺寸的鏡頭,不拍照時拿來當
文鎮挺剛好,邊看攝影集邊玩鏡頭,同時培養兩種優良興趣...說的挺好低

SixWingAngel 提到...

To Microinsect兄:

鍍膜顏色跟發色之間應該是沒有什麼很直接的關係,不過不同顏色代表就是兩鏡之間鍍膜配方可能不同,而不同配方就可能會對發色造成影響。之前是看到討論說35luxpreA間加鏡跟德鏡鍍膜可能有不一樣,不過都沒有人能確定,而一些後期德鏡的人都覺得flare不是想像中那麼嚴重所以,所以我很好奇會不會是兩者間鍍膜真的用的不太一樣而會造成一些差異。

另關於保護鏡也是曾經看到有人討論過原廠跟B+W之間拍出來顏色上會有一點差異,一般是說原廠偏暖,但一樣也沒人能確定。所以我也很好奇究竟是怎樣^^至於B+W之間鍍膜顏色不太一樣,這我之前是看過討論表示B+W既然是專業濾鏡公司,他們會不斷研發改進,所以鍍膜配方三不五時又會不太一樣。至於原廠....畢竟不是專做濾鏡的,當然....之前用的一直是一個萬年單層鍍膜,仗著打個Leica五個字賣得比B+W貴很多,前陣子有聽說好像要換配方,不知道落實了沒。還記得買徠卡時問過普羅老闆保護鏡要買到原廠的嘛,他二話不說馬上回不用,我那時不懂問說可是價錢差那麼多沒有差別嗎,他笑著說沒差別啦,只因為他掛了LEICA而已嘛。後來看了一些討論以後才知道,其實是有差別的,原廠的比較爛XD....我現在35luxpreA是原廠的,回台灣我就要把它換成B+W MRC的看對flare有沒有一些幫助。

至於攝影集,逛了一下我們總圖以及另一間圖書館,發現收藏的多半都是美國攝影師的,歐洲只有收藏一些大咖的,像是Rice兄喜歡的拿鐵哥或者HCB之流,日本的....幾乎沒有XD....總圖有查到一本杉本博司不知道甚麼的,手上的消化完再去借來看。

剛剛又去搬了幾本,已經弄到了Magnum Degree那一本,超重的,但翻了幾頁我就知道這本應該是該買了....

To Rice兄:

LFC上那一支好像是銀鏡吧?根據50cron的經驗,除非不得已我不會買銀鏡來裝黑MP了XD....而且銀鏡比較貴,這邊有看到幾支黑的價格比較平易近人。加上對於21越來越不感興趣,以及預期這一兩年CV會搞出俗又大碗的21或25/2,最重要的是景氣太差找工作都是問題,所以只好讓賢把那支留給Rice兄您認領了^^"....

現在又發現止住敗家癮頭的好方法:研究攝影集^^

匿名 提到...

每次看到您把 Lartigue很直白的語譯
成拿鐵哥我就覺得很暴笑
好吧...這就叫他拿鐵哥好了
看拿鐵哥的照片
我會覺得很喜悅,會容入我自以為感覺
的到的拍攝者的喜悅
不知道為什麼
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大師

多看攝影集,嗯..總是會覺得東西實在買太多了.我每次想敗家前都會先拿一些攝影集來翻
然後就會有一個結論,>>>隨便一顆狗鏡都比我腦袋強...不需要再買了...背包上肩出門按快門比較實在

每次想搞起暗房
就會先把蔣先生那兩本啥黑白精技
啥黑白進階之類的拿來翻
也會有一個結論>>>這不是我的菜.下輩子吧

您應該早就發現,大部分人應有未有所真正欠缺的器材從不是相機和鏡頭,而是最基本的腳架和快門線(疑...您有沒有???)

Cyrestis Hsu 提到...

拿鐵哥蠻好念的,我也覺得不錯...

蔣先生那兩本暗房書籍對於整個暗房流程寫的非常嚴謹,不過我覺得很多部分應該是針對大片幅底片才需這麼苛求,35mm底片不少步驟可以偷懶一點也沒有很大影響啦...。Rice兄可以先搞個半套暗房玩玩看就好,也就是自行沖片的部分,買個沖片罐和暗袋以及必需的藥水就可以在廚房或洗手間沖片了...

匿名 提到...

最大的問題是
我有一個壞毛病,碰到事物,只要決定要入門
通常會搞的很大,蔣先生那兩本本書,讓我躊躇再三....
而且,那兩本書,我看到一些專家或自以為專家所特有的傲慢..嘖嘖,安瑟的ZONE SYSTEM被他講的太....我不想說...........

我去過的國家,比起台灣,台灣的教育水準相對整齊,而且有太多精緻的美麗,是很多地方找不到的,我很早就決定把台灣踩過一遍之前,不再浪費生命去國外"看風景"(人文除外)

沒想到
"台灣人民水準不高,文化美學品味有限"
"四季不分明,不適合自然景觀攝影"也變成書中所謂不適合發展ZONE SYSTEM或純攝影的理由之ㄧ(這是我看的感想.是我理解錯誤麼??我不知道,大家看看再來討論)
我搞不懂純攝影跟教育水準或風景秀麗有啥鳥關係
通常看到這裡我就停了
那二本書黑白攝影實在太過深奧
我很少看到"技術面"的敘述
因為大多數時間在那之前我就會換一本書
去看三國演義或水滸傳補充一些文化成分或
幹一些把山海經對照世界地圖以及動物圖鑑等等品味美學之類的活

SixWingAngel 提到...

To Rice兄:

拿鐵哥的書圖書館也有,翻了一下以後才發現原來他就是之前我看一個國家地理頻道攝影節目有介紹過的人,善於捕捉趣味性的瞬間。等我把手上的消化完在來就是要來研究他一下了。

我個人是有腳架,不過是當初跟400D一起購入的普通品,曾經有考慮過要不要換好一點的,後來發現我自己完全就是懶的用腳架的人....從買進400D到現在,只上過兩次腳架....我的拍攝要真有說有什麼風格,那就是懶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