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http://www.masters-of-photography.com/L/lartigue/lartigue_hydroglider_full.html
今天來為大家介紹一下Rice兄推薦的拿鐵哥,Jaques-Henri Lartigue,以下簡稱JHL。
http://photography-now.net/listings/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444&Itemid=334
簡介。
http://photography-now.net/jacques_henry_lartigue/portfolio1.html
http://www.masters-of-photography.com/L/lartigue/lartigue.html
他的一些作品。
http://www.lartigue.org/indexus.html
JHL的專屬網頁。
JHL的攝影生涯從六歲就開始。現在人聽到六歲開始玩相機直覺事他是神童,不過在那個年代聽到這樣直覺是他家是好野人。沒錯,他家就是好野人。JHL的家庭是當時標準的新興富人,從老爸帶頭開始愛嘗試一些有的沒得新鮮的東西,而相機在當時當然是很有趣的玩意,他家當然不會放過。不過事實上,JHL這麼小就玩相機的理由不光是單純的家人愛嘗鮮老爸歹帶頭而已。JHL小時候一出生出身體就非常不好,以當時的醫療水準,即使JHL家很有錢,也沒辦法保證JHL能活到甚麼時候。從小就面臨死亡的籠罩,讓JHL變得早熟,但家風以及個性並沒有讓JHL的生活變得很陰暗,反倒是讓他決心要好好過生活並且好好用相機記錄下他活著的每一天。有趣的是,JHL其實還活得滿久的。
正因為這個原因,JHL拍照的目的一直很單純,就是單純把他多彩多姿的日常生活給拍下來,然後整理成相簿跟朋友家人分享。事實上JHL一直想當的是畫家,而他一開始也一直被當成就是業餘玩家,是一直到後來被捧紅之後,他自己跟大眾才意識到原來他是攝影師。JHL的攝影大致上可以分成三期(依據我手上借來的那本LARTIUE: ALBUM OF A CENTURY裡的編排介紹),第一期1894~1919,第二期1920~1943,第三期1944~1986。基本上第一期可以簡稱為少爺期,第二期是公子哥期,第三期是俗氣期。
少爺期基本上就是JHL小時後到青少年青年左右的時期,這時期簡單的說一個有錢人家小孩的生活全記錄。這時期的照片原則上都是輕鬆快活的生活照,即使經歷戰亂,因為JHL身體不好不用扛槍桿子,在軍中也是整天趴趴走,所以都照片也都沒甚麼嚴肅的肅殺之氣。事實上終其一生JHL的照片很少有什麼沉重的氣氛的。不過不要以為是生活照就沒甚麼搞頭,因為JHL不用擔心三餐有錢餐與的有趣活動實在太多了,比如說他很多照片是關於賽車跟造飛機的,或者悠閒的在湖邊海邊度假的。但生活照人人會拍,他拍的有什麼獨到之處嘛?他的獨到之處一方面在於他所記錄參予的活動的本質本來就很有趣,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有多少人會去玩賽車造飛機?但這只是一部分的原因,事實上更重要的一個原因,要從當時攝影的背景脈絡去理解。
當時攝影器材並不普及,有不方便,更不便宜,所以一般來說會大量使用相機拍照的人多半都是走專業至少是正經路線。但因為JHL家庭背景讓他年紀輕輕就可以開始玩相機,加上前面提過他一開始拍照是為了紀錄分享他籠罩在死亡潛在威脅下生活豐富的一面,而不是甚麼專業正經的出發點,所以他不受那些正經攝影教條的拘束。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當時正經的攝影要求的一定都是影像要清晰才是好照片,但JHL拍照也不管這個,大量的拍攝活動中的動態,像是他最有名的作品之一就是拍攝一位親戚從樓梯上跳下來未落地前懸空的那一瞬間。或者向是各類運動,比如說游泳,要入水的那一瞬間。發揮到極致的就是他賽車的照片,記錄下賽車疾駛而過那種動態的模糊,輪胎也跟著變形。這種動態中模糊的照片當時正經專業的攝影人士不屑去拍的。明眼的人一看就會想到,這不就是HCB決定性的瞬間的概念嗎?沒錯,早在HCB提出這概念很久之前,JHL就已經把它具體的體現了。
但除此之外,我個人認為他最獨到之處正是在這個時期展露的最明顯,這獨到之處某程度上也可以把他的這個時期跟其他時期做一個區隔,就是他的童趣。童趣這東西我也不知怎麼多說,總是要看過照片才知道,所以我挑了一張個人最喜歡他的一張照片做為文章的開頭。對我來說這張照片代表的就是最顛峰的JHL,而他最顛峰的時期正是在他還沒長大的時候。當然,這是兄弟個人獨獲之淺見。
因為一般認為JHL最顛峰的時期是他的第二時期。這時期的拍攝題材很多還是一樣就是記錄生活,不過少爺長大成公子哥,生活圈會常接觸到的事物也開始有點不一樣。但這時期開始JHL也拍了很多不太純然是記錄生活的照片,像是開始拍一些美眉擺pose外拍,或者有一點fine art調調的靜物等等。簡單的說,就是他開始添加進不少藝術的元素。此外,這時期讓人驚艷的是他使用不少寬幅來拍攝,而寬幅也運用得非常不錯。我曾經因為機鏡回娘家借來Xpan過了兩個月的寬幅生活,感想就是:真的不太好掌握。有人很迷寬幅,我個人則是完全沒甚麼中寬幅的毒。總之,這時期JHL開始添加起了藝術的元素,不再只是單純的生活照,加上拍攝技巧更加純熟,所以多半人為這是他的巔峰時期。不過個人卻不這麼認為。因為這世界上不缺那些專業藝術味的攝影作品,卻很缺童趣之作。雖然有EE,但EE的照片太witty,要有點頭腦去思考才能領悟到他的精妙,所以EE的照片不能算是童趣。當JHL越是把腳步踏向那攝影的藝術殿堂,就越是失去了他的獨到之處,拍得再好,也只不過多了一個看過作品然後就忘記了他的名字的攝影師。
第三個時期,正是JHL最不讓人驚艷的一個時期。這不只是多數的看法,他自己也對他後來走向專業攝影師無法像過去一樣沒有拘束的拍照而感到感慨。諷刺的正是因為他在這個時期開始慢慢有名了,反而讓他的攝影失去了光澤。在前兩個時期時,他根本不認為自己是攝影師,而且一心想當畫家,而且雖然他的作品已經開始有一點點小小的名氣,但大家也都當他是是業餘玩家不是甚麼專業攝影師。一直到了某次有人將JHL的作品拿給之前一直提到那位MOMA館長約翰什麼什麼司機的看,約翰不走路改行開車當司機館長一看大為驚豔,透過展覽把他捧紅。約翰司機館長一直有一個理念,就是攝影藝術不是那些專業的藝術創作者在玩的遊戲,事實上攝影藝術應該是大家的遊戲,一般大眾的一般生活題材也可以是很好的攝影藝術,這點從他去捧Winogrand或Eggleston可以得知。所以當他看到JHL的照片,當然大為欣喜,經過MOMA加持,焉有不紅的道理。好笑的是,JHL的母國法國過去一直以來都不是很屑視攝影為藝術,更不用說要認同JHL的生活照是藝術了。但一看到老美開始瘋JHL,想說怎麼可以讓老美消費我們的文化藝術資產呢,也開始重視JHL。不過,開始有名這件事或許不見得是好事。因為JHL有名之後,大家,包括他自己,當開始認為他是攝影師,而他也開始從事職業攝影師的工作,然後童趣的靈性也消磨殆盡了。雖然看得出他有試圖嘗試去連結他過去那些特色,但卻呈現得不太自然。這時期因為來到美國的關係,也嘗試拍攝一些美國的人文街拍,但,這塊領域已經有Walker Evans, Robert Frank, Garry Winogrand這些超級標竿了,JHL相形之下當然也不太讓人impressive。
學校圖書館JHL的書不多,內容也都不怎樣,但LARTIUE: ALBUM OF A CENTURY這本非常值得一看。首先,這本攝影集對於JHL的評析非常詳盡深入,基本上以上說的除了個人獨獲之淺見外很多資訊都是從這本書整理出來的。此外,他的編排方式很有趣。它是依照上面提到的三個時期去區分,每個時期一開始會有介紹評析,然後就是收錄他該時期的照片,不過他照片編排的方式是把他農成像是一本相簿,而不是攝影集。當然這樣的方式會造成很多照片就放的小小張的看了有點不過癮,但一來JHL的照片跟EE一樣不是給人看壯闊的氣勢的,所以其實還好,二來這樣的編排正式回歸JHL攝影的原點"把生活記錄下來然後整理成相簿跟家人朋友分享",正是向JHL致敬最好的編排方式。
很多人玩攝影認為攝影是給自己玩的,自己拍得爽看的爽才是王道,跟人分享別人也不懂。但不管是EE拍照就是為了讓人發笑,或者JHL拍照是為了跟人分享他的生活,或許提示了我們,當你把眾樂樂的想法放在心中,而不單只是藝術家般獨樂樂的孤芳自賞,才能將攝影的魅力徹底釋放。我一直認為,攝影對我來說不是藝術,本人對藝術還是文學等等非常之反感,攝影對我來說只是一種生活的影像紀錄,而他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記錄得到讓自己或者別人看到都會覺得有趣或者感動。別人不懂,不是別人的錯,是我自己功力不夠,因為EE從來就不用困擾別人看不懂他作品的問題。
之前看Genius of Photography那個紀錄片看到JHL六歲玩相機,本來想三歲就給我小孩玩相機,希望能培養出第一位台灣的瑪格南攝影師。但後來發現已經太遲了,瑪格南唯一的華人攝影師就是台灣人Chien-Chi Chang張乾琦。台灣之光名字裡都有Chien,不過我名字裡也有Chien啊怎麼都沒甚麼搞頭....
http://www.magnumphotos.com/Archive/C.aspx?VP=XSpecific_MAG.PhotographerDetail_VPage&l1=0&pid=2K7O3R14TN1D&nm=Chien%2DChi%20Chang
http://wangshige.blshe.com/post/3336/91821
之前偶然間在學校圖書館翻過他那本I Do I Do I Do記錄台灣婚禮的攝影集,但想說這什麼人也不認識就放回去。沒想到這人大有來頭啊....下次再去借來看看。
我承認之前都沒對Jaques-Henri Lartigue做過功課...感謝分享~!
回覆刪除話說張乾琦先生最近出了一本叫做Doubleness的精選集,頗想看,不過沒機會 XD
開始這個系列文章後發現真的是太多人值得研究,看都看不完,所以大家可以發現幾乎傾全力在這個系列上,期他器材什麼得都很少談。偏偏在幾個月就要畢業了沒有學校的資源可以利用。不知道回台灣後還有沒有管道可以這樣繼續研究,想請教一下Mi兄在台灣時是如何研究這些攝影師攝影集的?台灣圖書館美術館這方面的資訊會不會嚴重缺乏,還是其實沒有我想像中這麼貧瘠?
回覆刪除還是再以Mi兄之名號招大家一起收集攝影集好了^^"每人認領幾個攝影師,然後彼此之間可以互相借來借去分享心得^^我已經訂了EE的Snaps那本,有興趣得者回台灣可以跟我借去欣賞。黃官官就負責荒木經惟好了....在圖書館翻過他那本自選集Araki Araki,翻完之後借都沒借,因為實在怪到我不太能接受的地步XD....但喜歡繩縛的黃官官應該會很愛荒木....
嗯…其實我要取得攝影師等等的相關資訊,除了網路外,我認為幫助最大的就是我們現在正在做的:和同好交流。除了一般業餘同好,可以去認識一些以攝影為業的朋友,從他們口中得到的資訊多少會更廣泛更深入些,不少我會去做點研究的攝影師,都是因為朋友的談論和介紹我才會去查資料,否則在相關資源相對不足的環境下,要突然引發你對某某攝影師的興趣還是有點難度的。
回覆刪除至於六翼兄您提到的紙本資訊,在地方圖書館或是各大學圖書館還是可以找到資料,但豐富度和貴校相比肯定遠遠不及。南部誠品書店的攝影集和台北相比少很多;高雄的古瓏驊書店資訊更新也稍慢,不太容易看到"最新的攝影集"放在架上。總而言之呢,中北部我比較不清楚,南部可以說是很難找到種類豐富更新又夠快的紙本資訊吧!您提到號召大家買攝影集的提議在這邊就會遇到一個問題:攝影集普遍單價高,實體書店沒書,也不知內容和印刷如何,很多人(包含我自己)就不敢訂下去,然後書店覺得買的人少又不進口相關書籍,想想還真是惡性循環。
荒木經惟我一直不太能接受…很難表達。同樣題材都很色情的 Terry Richardson(本連結為限制級…不適合闔家觀賞)接受度就高多了…。
另外一問,請問六翼兄有開放點菜嗎?我想點 Jeff Wall …XD
其實到六翼兄這裡來認識大師的朋友,潛水的很多喔!我身旁就有一兩位呢。
回覆刪除真是佛心天使來的。(這個名詞是文化混搭嗎?)
荒木伯伯有一本是跟森山叔叔的合輯,但那本我都在看森山叔叔的部分.....不過荒木有一本【今年】我倒是蠻喜歡的呢,跟一般人看到的他的作品不太一樣。推薦一下。
天使兄弟
回覆刪除有去圖書館時,方便順道幫我看看這本的內容嗎?
Jacques Henri Lartigue: The Invention of an Artist
一直在阿嬤訟想給她點下去,可又怕買來給她不知所云
..........
拉提嗑的作品,我以前不知道有沒有說過,會吸引我的是小時後的作品
很少(對我來說其實只有小拉提嗑)有攝影師的作品會讓我想像到按快門那傢伙在押快門時的喜悅,畫面又剛好很匹配
那種家族紀錄以及同儕夥伴間冶遊嬉戲擺爛照
可以吸引當事人以外的人的興致,其實很難得
....
拉提嗑在戰後的作品,和其他人擺在一起,說實在...昏不粗來.....
........
小昆蟲兄弟,對荒木
我的感覺..那是硬搞出的
said to be 的名家
荒木迷別罵我
我強調的是我的主觀感覺
要不您可以說說荒木屌在哪
我們可以來絆絆嘴
我不想形容
所以用載貨證券上的said to be
很想說的更直白(這一段在post前我已經刪改八百次)
....暗
今天心血來潮就來浮出水面一下~先來個自我介紹!
回覆刪除其實我是微小昆蟲兄的朋友,小弟已經潛水將近五個月(好厲害的氧氣筒XD),一直都很支持六翼兄的部落格,很感謝一直分享不同的攝影知識!!小弟我踏入攝影才短短半年多一些,以後還請多多指教呢~
這位攝影師我也沒有做過功課!不過他有很多作品讓人一看到都會在內心喊個"哇~酷耶"。說到攝影集,在南台灣連要找到想要翻閱的攝影集都不容易,就更不用提買了!不過聽微小昆蟲兄說台北有較多資源,害的小弟最近想殺去台北玩。
說到台北,就讓我想到台北的石利洛台北分公司= =+,前一陣子寄Zeiss的鏡頭回去修,他們跟我說要送回日本原廠修,但是他們居然把我的鏡頭"扣留"在公司內兩個月!還說當初沒有跟他們說我確定要送修!真是太誇張了...
不好意思!因為太生氣了...不小心抱怨就跟著出來..
感謝六翼兄開這部落格讓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囉~
To Mi兄:
回覆刪除今天去圖書館還書,借了三本小牆的攝影集回來了^^這種北美區出產的攝影師敝學店圖書館收得很齊。稍微翻了一下,發現小牆好像沒有很量產,幾本攝影集都不大本,收的照片也差不多。有一本比較厚,但看了一下圖片沒有比較多,但是文字超級多,有一堆小牆interview的內容,所以沒借那本(我每個禮拜已經有兩三百頁法律英文要讀了XD),就借了三本都是圖的^^"看完再簡單發表我的淺見。不過我一翻就知道一定合Mi兄的味,因為我第一眼看到感覺就是:Eggleston XD....
To深白兄:
慘了,有這麼多前輩來蒞臨指教,看來我要好好介紹不能出錯了(像是之前一度把Eggleston搞死XD....)非常歡迎大家來指教發表心得,有錯誤也歡迎指正,需要的話給我blogger帳號的信箱就還可以開部落格的發文權限。小弟我其實頂多只能耍耍嘴皮拋磚引玉,需要的是各位前輩們豐富的經驗談啊^^
搜了一下學校圖書館沒有荒木的"今年",可惜了。學校圖書館老美攝影師得很齊全,歐洲就少一些,東方人的又更少得可憐了....
To Rice兄:
今天有去翻Jacques Henri Lartigue: The Invention of an Artist
,我覺得這本比較像傳記或者作品深入賞析,比較不像攝影集。因為圖片沒有很多,但文字超級多。很詳細的介紹JHL的生平,也對他的一些經典的照片做出很詳細的分析介紹。如果是想深入了解JHL,這會是很棒的書。但如果是想要收藏JHL的照片,個人認為這本比較不合適。供您參考看看。
To Crystalsoul35兄:
歡迎光臨^^您是不是就是Mi兄那位加鏡七妹或者Noctilux或者頂下ZM25/2.8或者ZM50/2那位朋友^^....其實我接觸攝影年齡也很短暫,大概從受到Mi兄感召開始看攝影集起,才算開始接觸攝影吧....(←矯情XD....)
感謝有關台北石利洛公司的資訊。說實話,個人也有跟台北石利洛交手過,印象就是:不太專業,不懂自己的產品。當初是買Sonnar之前,打電話去問有關現在買的話是1.5跟2.8版本的問題,接電話的是客服小姐,完全不懂,轉給一位技術人員,當我問他的時候,他一直跟我強調說說Sonnar就是1.5,Planar是2,沒有2.8(這我家的約克夏阿笨都知道),溝通好久,我發現他根本完全就不知道Sonnar有兩個版本得事情=.=....所以後來溝通不下去我就放棄了....聽了您ZM無端被羈押兩個月的故事,看來除了不專業服務也不好(他們是有病嗎?就算說您沒有確定要修,那也應該要確認把鏡頭寄還,哪有就不管它放在那裏的道理XD....)
我知道很多RFF玩家會特別寄到德國蔡司去,然後德國蔡司服務超棒就感心的故事也常常可以在RFF上看到(比如說有人ZM18那支遮光罩壞掉寄信給德國蔡司要買,德國蔡司竟然是免費寄到府上@@"),而且德國蔡司的服務收費比想像中低,尤其是跟"另一家"相比....哪天如果我有ZM要修我來試看看自己寄蔡司好了....建議寫信給德國原廠或者香港石利洛告一下御狀揭發台北石利洛的惡行一下\_/
興華服務是不錯(這麼貴服務在不好我就放火燒店XD),但有幾次跟銷售人員談話的經驗,感覺也是沒有很專業。都吃這行飯了,至少用心一點好好上RFF還是LUF研究一下嘛....說實話我覺得我去都比他們能扯,回國失業的話去應徵看看好了XD....但我這人應該很難昧著良心一直吹捧徠卡....
天使兄最近的攝影師系列讓我大開眼界,也認為分享的點子很好,因為自己真的有在潛水,看比較多的都是海洋生物,如果不嫌棄,小弟有這位仁兄的
回覆刪除http://www.daviddoubilet.com/
這位督百列兄,是水攝界公認的大師,很多拍法,取景角度,都是他想出來的
不知道這樣會不會離題太遠.....
PS.瑪格難的我都看不太懂...XD,另外,天使兄去旗艦店打工,個人覺得非常合適,大家一定週週去捧場,天使兄也不用對我們吹捧萊卡,只是結帳時,比如說50/0.95少算個零就好....
網搜doubleness已經有人引進到台灣
回覆刪除http://www.wretch.cc/blog/whale543
我這次spring break到DC的Natural History,剛好有在展出甚麼年度自然生態攝影的作品展,裡面也有很多水攝,還有那張很有名的"微笑鯊魚"^^不知道是不是就是LaMar兄介紹的這位攝影師拍的。我覺得自然生態攝影師是另一種領域的強,看到的第一個疑問都是"哇靠,這是怎麼拍的啊!"而且照片放的超大張但畫面質感都還是是精緻細膩,讓我看了只想摔掉上的相機!(當時手上是拿別人的相機^^"....)
回覆刪除另感謝匿名兄關於Doubleness的資訊,查了一下850台幣其實很reasonable,亞馬遜買寄到美國加運費也要二十好幾USD。
To匿名兄:
回覆刪除感謝您的資訊,不過要訂也來不及了…Orz
To六翼兄:
看到小牆我第一個想到的是蟑螂…原來是Jeff Wall。沒記錯的話他不少作品和一些繪畫名作或藝術史有關連,還有他拍攝的作品內的元素通常是經過精密布置,簡單來說,就是拍攝的時候是帶著一個劇組!工程相當浩大,而且作品風格蠻多變的,很特殊的一位先生。其他細節我就不太清楚了,期待您的介紹文~嘿。
crystalsoul兄就是拿Zeiss Ikon + ZM50以及接手我ZM25那位。對了,他還有一台Hasselblad(上面也是Zeiss鏡頭…),所以我建議他若是要當個模範Zeiss fan,快把眼鏡鏡片也換成Zeiss…XD
話說我一開始是對拍攝生態有興趣才開始接觸攝影呢!不過後來發覺拍生態被攝物主題性太強(蜻蜓拍得美通常是蜻蜓很美不是你拍得很好 XD)和器材限制實在不小,很難在其中加入個人風格,這個瓶頸難以突破,後來就慢慢轉方向了。所以看到生態攝影大師我更是投以崇敬的目光啊….
To Rice兄:
我也稍微說說我的看法好了。我覺得荒木經惟的影像語言蠻誠實表現日本一種特殊次文化,和Terry Richardson的情色時尚或David LaChapelle的超現實風格迴異,搞不好這也是他在西方世界受到較高關注的原因之一(他和杉本博司可說是西方人眼中最出名的兩個日本攝影師了),從這個角度切入的確會令人覺得是…譁眾取寵。
看荒木經惟的影像,無論題材內有沒有色情的元素存在,在我看來都還是頗像”日本中年怪怪老頭看世界”那種味道,是令我覺得噁心的那種調調…,與其說他的影像色情,不如用變態來形容,我覺得還比較貼切 XD
Yeah,正如Mi兄所言,牆哥的照片,尤其是那些比較有名的,多但都是精密布置出來的。Genius of Photography裡有介紹到牆哥那張"A View from the Apartment",就是他場景光線都弄好請一個女人一直在屋內走來走去,拍了幾百張終於磨出一張他滿意的。稍後再為大家粗淺的介紹。
回覆刪除另想請問Mi兄或者Crystalsoul兄,對於IKON的使用有什麼心得嘛?因為初號機MP一個人戰鬥太孤獨,有時候出門想一機彩色一機黑白然後上兩支鏡頭都只能請出無敵鐵金剛HiMatic7s有點不暢快,加上為了培養共同的興趣我已經鼓勵激發出(強迫XD)我女朋友要玩RF底片機,想買一台給她用(強迫中獎XD)。目前考慮在M6以及IKON選一台,M6的優點就是,他是徠卡,比較好看,也"似乎"比較耐用,然後就沒有了。但這"似乎"耐用也很可能只是偏見,因為大家都習慣把重跟扎實耐用畫上等號,但汽車工業早告訴我們耐撞跟鋼板厚不是一回事。M6底蓋的設計的確是能提供底片在掉落地上撞擊時比較好的保護性,就是機亡但底片可能還沒漏光,背蓋的設計就比較容易開掉底片報銷,但我女朋友也不會去隨軍去諾曼地搶灘所以這考量是還好。
而IKON的優點當然就是觀景窗又大又亮(我覺得連MP在低光都不是很好對焦了,M6觀景窗看過,真得有點鳥,眩光又很嚴重),又有AE,重量較輕,很多人使用經驗是實用上來講比M機還好用,很多玩家都開始把IKON當work horse,對我女朋友來說應該比M6好用。但他不是徠卡,然後給COSINA代工又不是頂安心,前陣子常常看到alignment出問題的討論,外型從圖片上看來那個過片桿、框線切換撥桿還有機背看起來有點不是頂美,所以不太下得了決定。
看了很多討論跟介紹IKON的文章,還是無法下決定,所以想請問Mi兄跟Crystalsoul兄兩位有接觸過IKON的玩家是不是能分享一些心得供小弟參考一下。
其實本來盤算MP給我女朋友我去買一台M2還是M4用,但我女朋友一直反對我去撿那種不能測光的老骨頭,還說他願意出錢補貼我讓我可以買有測光的M6,真是太感人了^^!(←炫耀)
把玩過crystalsoul兄的ZI好幾次,其中幾次有和手邊的M7對照,在此分享些粗淺的心得…不足處還請crystalsoul兄補上。
回覆刪除ZI觀景窗雖然說明顯比MP、M7都亮,比較有利於構圖,但我和crystalsoul兄一致認為”中央對焦方框”的反差還是M的新式觀景窗來得好些,明亮度也不輸ZI,所以若您覺得MP暗處對不到焦,換ZI恐怕也不會有甚麼改善,M6就更慘了,遇到太亮太暗更難對焦。此外,眼睛稍微偏離ZI的Finder光軸,那塊對焦框就會消失…。另一個問題只對帶眼鏡的人造成困擾,就是ZI的測光表數據是投影在Finder左邊28mm框線附近,有戴眼鏡的人若眼睛有對正Finder光軸絕對無法看到那塊區域,只能稍微移動一下眼睛才可讀取數據,不過ZI因為接眼部較大,帶眼鏡使用35mm框線的感覺比Leica好很多,Leica 35mm框線外可視區域並不多,RF優勢大大減低啊…。另外ZI測光數據的LED投影也太暗了,大太陽下幾乎看不到。
ZI的輕量化我也不認為會對耐用性有什麼大影響,而且ZI機身的人體工學做的比Leica好些,加上重量輕,手持使用我覺得ZI好拿的多呢!輕量化比較可能出現的影響是快門震動問題,我按過M7、MP、M6、M3的快門,除了像1/1000那種高速快門外,其他快門在按下的時候幾乎都不會感覺到快門的震動,ZI就較為明顯,當然這有可能是快門設計所造成的差異,但我想相機本身質量影響應該也不小,不過那點小震動對影像品質到底會不會造成影響我沒有做測試啦,所以以上那段參考參考就好。另外,ZI的快門鈕按起來也比較硬,而且過了擊發點底下並沒有緩衝空間,這點造成的影響應該比上述提到的大得多…。
提到快門當然不能不提快門聲,其實ZI快門聲在開放空間,如街拍等等場合,並不會讓人覺得和M機差很多,不過若在安靜的小房間或捷運車廂與M機相比就刺耳不少喔……,在捷運車廂中拍照被正義魔人抓包大概就會跟”東京日和”裡面的荒木經惟一樣囧…XD。
還有一點就是ZI的表面處理沒有M這麼結實,我的銀M7一年多來跟我到處跑,現在都還亮晶晶,掛上網拍大概還能寫說是9.5成新….XD,crystalsoul兄使用物品習慣也還不錯,但他的ZI用幾個月就開始出現小傷痕了,不過這點對酷愛露銅六翼兄您來說應該不是缺點~只不過不管黑機銀機底色都不是黃銅色。
ZI的快門轉盤感覺也比Leica緊一點,單指操作不太舒服。
上述對ZI的批評我覺得有稍微嚴苛一點…很多人不會這麼龜毛去計較這些,其他像是ZI也可以分段過片、還蠻好回片的回片機構和比M7好操作曝光補償方式這些小細節都還蠻值得讚賞的啦,有AE也頗方便(無段快門在低光源處就不必屈就曝光值去稍微縮小一點點光圈;急著拍的時候也不會來不及調光圈快門),優缺點互補一下仍然是個好選擇。
您女友願意拿起相機加入攝影人的行列還不錯哩~,我女友她對此一點意願都沒有,不過她喜歡我拍的照片我就很高興啦…不敢太奢求,哈哈。
大感謝!我最希望看到的正是Mi兄這樣深入的第一手心得分享!對焦上優勢不明顯這讓我偏向IKON的指針又回到中間的平衡點。看來還是有機會摸摸實機看看....
回覆刪除真不好意思,最近有點感冒在加上事情有點多所以到現在才來回文XD
回覆刪除前些日子我也有寄信給德國蔡司原廠抱怨一下,心想說不定可以A到一點東西,沒想到德國蔡司原廠居然回我他們沒辦法掌控第三分公司的服務時間的相關問題,看到信都想砸電腦了XD但是電腦是我的,我還是乖乖的放下手中的凶器...後來沒辦法只好打電話再三確認鏡頭已送修...不過六翼兄建議寫信給香港分公司,我倒是還沒想到!等一下再去開砲!
另外,聽到六翼兄要買台新相機(還是RF的)給女朋友,真替你和你女朋友感到開心呀!!現在願意踏入攝影的女生真的不多,即使費盡力氣慫恿都不見得奏效,像Mi兄都未能達成目的就是個好例子XD
那我就多少補充點Mi兄沒有提到的,先提有關於觀景窗的部分,接眼的部分個人是覺得大很多,觀看測光表數據對於有戴眼鏡的人是比較不方便但我是習慣了所以不覺得,另外測光表數據還有一個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數據沒有1/2或是1/3格的顯示,若想調的細一點就得靠光圈加減個幾格做調整,不過攝影過程會因為這樣而減慢速度也不見得是壞事~接下來講一下AE lock,我對ZI的AE lock設計位子有點意見,因為它位在機背上方的正中間,每次要鎖定會不太順手,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的手太小所造成的還是怎麼樣...不過我猜應該是為了好看所以才設計在中間吧!最後再提一下有關裝底片的特色,ZI在扣住底片的方法是以反向捲動(和過片桿方向相反)且以塑膠片狀溝槽卡住,當初老闆有特別提到要注意塑膠片狀溝槽,曾經有使用不當或是底片長時間卡住造成斷裂的情況,後來我爬了一些文章,這種狀況並不常發生~
因為ZI的回片桿做在相機左邊底下,所以在過片的時候左手可以感覺回片桿轉動,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安全裝置,雖然可能是我自己一廂情願拉XD有這項安全裝置一來可以確定底片有正常的絞上二來確定真的有過片!其他的部份我想Mi兄幾乎都提完了!提到快門的震動,快門簾的動向也是一個原因,ZI是跑縱向的而M6是跑橫向的,橫向的剛好是網手握的地方跑所以造成的震動會少一些!
我身為一個ZI的使用者,居然提的缺點比優點多,真是慚愧!不過多少都只是我對它的要求過高拉~心目中的分數也可以打到8分(總分10)。
話說回來,其實萊卡M7是一台出色的RF相機也有AE功能,六翼兄沒有想要考慮看看嗎??
感謝crystalsoul兄詳細的補充^^看了這樣的介紹發現IKON可能沒有我想像中那樣好,但那只不過是把IKON跟M6之間拉回平衡點,沒有到IKON就不好的程度。可能還是要看到實機體驗過才知道。
回覆刪除至於M7....目前即使二手對我來說仍太貴了點^^"....
crystalsoul兄給的建議不錯,M7幾乎算是Ikon和M6優點互補,只可惜價錢也一併補了…。
回覆刪除一早醒來又想到漏了一點,來個補充:Ikon對焦時框線同樣會在”左上-右下“移動以彌補視差,但”中央對焦方框”並不像M機會跟著移動,也就是說很多時候那塊方框不會是在框線的正中央,這樣的缺點是RF機構圖已經不太精準了,少了那塊”中央”方框,有時要更精確的構圖又少了一個參考物。
六翼兄,若是以玩器材的心態來挑選的話,在Ikon和M6中間我大概還是會挑Ikon,您手上的MP除了觀景窗、過片桿、回片桿和覆皮和M6略有差異外,其他部分重覆性實在太高啦,選Ikon比較有玩新器材樂趣。但要是以攝影工具的角度來說,我覺得選台用得高興的就好,心情好相片才拍得好,兩款器材的先天限制應該不至於影響影像太多~。
神父啊我要告解XD....
回覆刪除其實我女朋友連DSLR甚至高階可手調的DC什麼的都沒玩過,她說要開始玩純粹只是要成全我想添一台二號機的私慾啊XD....她實在是太溫良恭儉讓了XD....要我選我是會選機械機的,純個人主觀癖好,但我是真心要我女友一起玩的,想說出去一人一台不同焦段不同底片玩,而說真的對她來說IKON才是比較好的選擇....我不能再這麼自私了XD....
請叫Mi兄crystalsoul兄以及版上知道行情的朋友IKON一台二手台灣大概要多少錢^^"....(不買M6省下的錢還可以買CV28/2 XD....)
Ikon印象中二手價大約是30000初到25000附近,25000以下算是好便宜了吧…。不過感覺上丟的人不多…加上crystalsoul兄買的是新品(二手真的少…),所以二手價錢我也記得不很清楚,參考一下就好。
回覆刪除ZI二手貨在美國買會比較理想嗎?
天使兄可以稍微描述一下"微笑的鯊魚"這張嗎?因為沙魚太多人拍了,督百列自己就拍了一堆..XD...謝啦!
回覆刪除另外,天使兄不考慮Contax G1或G2嗎?對於RF新手,尤其是女生,小弟認為這是最好的入門選擇(自動對焦對信心有很大幫助喔),現在台灣G2 一機三鏡,30000上下,G1更便宜,非常非常超值,影像表現也是沒話說!
ㄧ定要手動(機械)機,那我還是推M6(現在進其實很划算了),既然是情侶,用一樣的情侶機才登對啊(兩人MP,M6互拍,然後相視微笑,那畫面多浪漫啊)
衝吧,天使兄.....^_^
查了一下,好像不是LAMAR兄推薦的那位,而是一位業餘人士。http://tech.sina.com.cn/d/2008-12-31/09172707911.shtml
回覆刪除主要是M Mount考量,手上鏡頭可以用,然後之後也可以針對M Mount集中投資。要不然其實我一直對G21很有興趣,搞不好哪天真的要想玩21就會找G→M21XD....
buy ativan buy ativan online - ativan dosage for anxiety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