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ca宣稱新的Summarit-M Family是一系列平價、實用、輕巧、品質好的產品。是否真是如此?有需要進一步的來檢驗一下。
平價的Summarit-M Family?
對於平價這樣的說法,我只有一個感想:Bxxxxxxt!!!!新的Summarit跟平價一點都扯不上邊。當然我們不可以拿單眼的鏡頭,比如說Canon 50/1.8,只賣三千多,Summarit 50/2.5就要四萬多塊,來說它很貴,應該拿來一起比較的是RF的鏡頭,並且比較時也要考量比較的鏡頭所提供的品質是否相當。但即使是從其他表現相當的RF鏡頭來比較,甚至拿Leica的二手鏡頭來比較,怎麼看新的Summarit的價位跟其他徠卡鏡頭一樣都還是高的不合理。
新的Summarit鏡頭,在我購買當時,35mm、75mm、90mm的售價相同,定價都是接近五萬,經銷商賣大概是四萬初頭,50mm則是定價四萬左右,經銷商賣三萬多。現在徠卡又調高售價以後,前者定價皆提升為接近六萬,後者則是五萬左右。這只是表面上看起來的數字,新的Summarit當初為了壓低成本,並不像其他徠卡鏡頭一樣有內建或者附贈遮光罩,必須另購。遮光罩賣多少呢?35/50共用的那個,當初問賣三四千,75/90共用的賣兩千多。有沒有搞錯?一個遮光罩,不過就一塊金屬,竟然要價鏡頭十分之一?這就是萬惡徠卡。就算我有錢,我也不願意花一個鏡頭十分之一的價格去買一個遮光罩,所以我後來就去網路上買超便宜替代品,感覺起來也沒有哪裡不好。
把新Summarit的售價加上遮光罩的售價跟徠卡其它的鏡頭比較,再考量它小半檔的光圈,以及一些cost down所省下來的材料,其實它的售價還是一樣很"徠卡"。如果跟二手徠卡鏡頭或者其他廠牌的鏡頭相比,它價位的不合理性又更明顯了。拿蔡司Biogon 35/2 ZM這支鏡頭來跟Summarit 35相比,前者的表現有目共睹,跟徠卡Summicron 35/2 ASPH亦毫不遜色,網路上的風評幾乎都是有口皆碑,要賣多少呢?26000左右。結果Summarit 35現在要賣快六萬。當然我們也可以說Summicron 35/2 ASPH現在要賣九萬多ㄟ,更誇張。但別忘了,好歹人家也掛著ASPH的Mark,而且市場上也可以找的到五六萬的二手品。以Leica鏡頭的耐用程度來說,其實買二手也沒有很大的差別。
總之,新的Summarit一點都不平價,徠卡只不過運用一下手法壓低售價標籤上的數字,只能騙騙朝三暮四的小猴子。打個比方好了。一家高級車廠本來都出3000CC的車,性能其實也沒比其他同等級商品好多少,別人賣一百五十萬,它就是賣三百萬,讓人高不可攀。後來它推出2000CC的車,再在一些小地方上省一點料,然後賣個一百八十萬,但是其他性能差沒多少同等級的車只賣不到八九十萬,你會說它是一台"平價"的入門車款嗎?
輕便的Summarit-M Family?
說平價是騙人的,但是徠卡輕便實用的宣稱則不是無的放矢。
先從輕便來說好了,四支Summarit,與同焦段其他的鏡頭相比,客觀數據上的確稱的上是體積小重量輕。當然有人會質疑這是因為四支Summarit的光圈不大,這有其道理。因此本人認為所謂輕便,還要納入實用性的考量,應該是指在同樣實用的情形之下,是不是真的比較輕巧。比如說,有一支光圈2的鏡頭,比一支光圈2.8的鏡頭只不過多重了二十公克,多長了一公分,這是很驚人的成績了。但它是否輕便?如果使用者帶著那支光圈2.8的就能應付他所需要拍攝的多數場景,那麼即使那支光圈2的鏡頭多了一檔光圈只多了50公克跟一公分,這多的一檔光圈所帶來的50公克以及一公分其實也是累贅。相反的,一支光圈1.4的鏡頭,足足比一支光圈2的鏡頭多了一百多公克,長了三公分。但是如果一個人常常真的需要拍攝用到光圈1.4的場景,然後其他光圈1.4的鏡頭都比他體積大而且重,那麼這支1.4的鏡頭還是一支輕便的鏡頭。所以我打算從這樣納入實用性考量的角度來檢驗新的Summarit-M是否輕便。
當然,實用性也是因人的拍攝題材以及拍攝習慣而異。有人就喜歡在低光環境下不上腳架手持拍攝,那勢必只有大光圈鏡頭對他來說才是實用的。在這裡只能針對一般正常使用的情形來評斷實用性。如果個人有什麼特殊的喜好或習慣,要自行評估斟酌。不過,也必須謹記,不要落入對於大光圈的迷戀以及迷思,要客觀的正視面對自己真正的攝影習性審慎評估。
究竟新Summarit-M 2.5(2.4)的光圈夠不夠用?個人認為,Summarit不夠大的光圈正是它在台灣,甚至中國,被打入冷宮的主因。但問題不在於它光圈太小,而在於我們臺灣人跟中國人的攝影能力太強,強到光圈不大就變的不太會拍照,至於國外那些美佬歐佬攝影技術太差,小光圈鏡頭就可以玩的很開心....
醒醒吧!光圈到底要多大才夠用!大家都愛玩變焦鏡,變焦鏡目前最大光圈也不過給你做到2.8,怎麼用變焦鏡時最大光圈只有2.8玩得好好的,一碰到定焦2.8卻突然不夠用,然後2.5也不夠用,2也不夠用,甚至1.4都還不夠用?其實我真的不太懂那些一天到晚在宣揚光圈大就是好的人腦袋到底在想什麼。事實上,一般人會拍照多半都是出外旅遊的時候,在這些場合中,光線多半都還算充足,光圈2.8往往已經很夠用,而且戶外人像用大於2.8的光圈拍,景深往往已經有點太淺不適用,所以可以說,光圈2.8已經足以應付一般人所需多數的場景。當然有些時候光圈2.8真的還是不夠用,像室內或夜晚就是最好的例子,但這些時候多半需要的是更高速的底片或者三腳架甚至閃燈,高速鏡頭並非真正的解決方案。
舉例來說好了,很多人可能愛在昏暗的室內像是餐廳裡拍照,這時候就會發現光圈2.8真的不夠用,內心就會暗自在想要是有大光圈鏡頭就好了。但大光圈鏡頭真的是這時候的解決方案嗎?使用大光圈,勢必會有極淺的景深。在這些昏暗的室內,光圈2可能都不夠,需要用到1.4左右。如果,你現在要拍的是昏暗餐廳裡坐在裡對面的可愛情人(大家多數時候會想要在昏暗室內拍照的情形),當你這時候手上常用的35mm或50mm光圈調到1.4,對準她近在咫尺水汪汪的大眼睛按下快門,洗出來就會發現她握著咖啡杯的手已經落在焦外糊掉了....在昏暗的室內,我們很多時候要拍的是近距離的景物(室內通常不大),大光圈的淺景深效果卻常常會造成我們想要清楚紀錄的東西無可避免的落在焦外。這時候的解決方案絕對不是大光圈鏡頭,而是更高速的底片(正如徠卡宣稱的,現在的底片技術非常進步,高感度底片品質已經非常令人驚艷),或者上腳架閃燈。總之,絕大多數我們覺得手上鏡頭光圈不夠大的時候,並不真的就是我們手上的鏡頭太慢,而是所裝的底片太慢,或者我們該考慮腳架跟閃燈的存在價值。真的真的需要用到大光圈鏡頭的場合,跟一般人想像中相比,實在是少之又少。
由此可以得知,新Summarit的光圈雖然不算大,但是就一般人使用不外就是外出旅遊拍照而言,其實算是非常實用的了。在看看目前坊間光圈2.8以上的鏡頭,新Summarit系列在體積上或者重量上絕對稱的上屬一屬二的輕巧。當然我也不否認,光圈2.5可能有時候真的不是那麼夠用,因此,如果你打算在某個焦段只擁有一支鏡頭,一支大光圈的可能才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你無法避免的會遇到一些需要大光圈的場合,即使機會很少。但如果你在某個焦段打算擁有兩支以上的鏡頭,那除了一支大光圈的鏡頭以外,Summarit絕對是非常實用又輕便,並且能提供徠卡品質會讓人很樂意帶出門的旅遊鏡,雖然,它的價錢已經可以抵別人的大光圈鏡了。
徠卡品質的Summarit-M Family?
這應該是所有徠卡迷最最最關心的焦點,最最最關心的焦點本來應該要很客觀的去討論的,無奈徠卡迷是很特殊的一個族群,他們其中的很多人自尊心強的可怕,下場往往就是流於主觀意識論鏡、嘴砲論鏡。看看徠卡中國論壇吧,不過看個一兩張網路上Summarit的樣片,就能下結論說徠卡無弱旅,或者是說平價的徠卡表現就一定平庸。我不想在那嘴砲論鏡,可惜的是我玩過的鏡頭太少也沒有能力真的去做出怎樣深入了評論,不過我會搜集篩選資訊。以下就附上一些較專業測試的連結,多半都是國外論壇的,不是崇洋媚外,但至少就我看到國外的論壇老外討論徠卡的玩家水平普遍比中國高多了....必須承認中國徠卡論壇內容很豐富,常常有很多好資訊,但也不能否認論壇裡很多人的素質實在是奇差無比,這樣的人玩徠卡,他的徠卡機鏡會暗夜在防潮箱哭泣吧....
http://www.imx.nl/photo/lenstest/summarit_lenses_part_one_no.html
http://www.imx.nl/photo/lenstest/summarit_lenses_part_two_ja.html
http://www.imx.nl/photo/lenstest/summarit_lenses_part_three_.html
Erwin Puts這位老兄一系列關於Summarit的文章,測試的非常詳細。說到EP這位老兄,過去曾是徠卡工程師,具有相當深厚的光學專業,不過攝影不只是單純的光學公式,他什麼都以光學數據分析以及對於徠卡的過度偏袒讓他也遭致不少批評,很多人認為他根本只是個私下收徠卡錢幫萊卡說好話的徠卡捍衛者,所以評論常常被認為沒有公信力。個人認為這樣否定他很可惜,他真的很專業,雖然一面倒的偏向徠卡,但他幾乎都有客觀數據來證實他的說法,只能說他對於鏡頭好壞的評論太過於狹隘的限制在客觀數據上的著墨。
http://www.rogerandfrances.com/photoschool/ps%20firstlook%20summarit.html
另一位老外Roger Hicks對於Summarit的簡評。在國外的RF論壇上這位老兄的評論就比較有公信力一點。
http://leica.org.cn/bbs/thread-4825-1-1.html
徠卡中國論壇上的測試,有實測照片,不過沒有做出什麼評論。至於文章後面一些鄉民們七嘴八舌的討論,看一看就好....
以上的這些測試報告已經都很詳細了,我也不想再多說,只簡單整理一下:四支鏡頭都很輕巧,但表現也都很令人激賞,其中35mm、75mm從MTF這類客觀數據來看是Summarit家族中表現最優秀的,甚至35mm這支EP認為比徠卡的Summicron 35/2 ASPH這支還好,至於50mm跟90mm與現行徠卡光圈2的鏡頭相比,比較差一點,尤其是90那支。抗耀光能力極佳。發色除了75那支都偏暖。總歸一句,雖然是較"平價"的徠卡,但表現上還是貨真價實的徠卡。
數位或者底片的Summarit-M Family?
因為新的Summarit是接著M8後推出的大動作產品,徠卡自己也在那宣稱新的Summarit有針對數位的M8機身進行優化,不會有其他鏡頭使用在M8機身上時表現未達最佳的疑慮,甚至還自曝新Summarit大光圈有暗角,縮光圈才會改善,但用在M8上暗角剛好被處理掉。所以徠卡迷就產生了以下的疑問:新Summarit到底適不適合使用在底片機身上?我覺得這樣的疑慮根本是徠卡自找的。哪支鏡頭大光圈不會有暗角?徠卡說的新Summarit好像暗角很嚴重,但是經過一些人的測試,發現新Summarit的暗角雖然可能沒有ASPH鏡來的出色,但還是展現了相當高的水準。徠卡這麼做可能是要吸引M8的用戶關愛一下新Summarit,但個人覺得這是很蠢的作法,無端讓人懷疑新Summarit裝在底片機身上的合適性。事實上,個人覺得新Summarit還是為底片機量身訂做的,只是有針對數位化增加一些調整,像是出廠就有6-bit。怎麼說它們是為底片機量身訂做?看焦段就知道。35、50、75、90,全都是徠卡的經典焦段,如果用在必須要乘以1.3倍的M8上,35差不多變成標準鏡,50變成80,75變成100,90甚至變成快120。Summarit用在M8上,不僅缺少了35這個經典焦段,甚至還將一些經典焦段變成RF上很難使用的焦段,明顯不是專門針對M8設計的。
Summarit-M Family的定位
個人覺得,徠卡對於Summarit-M的定位明顯有誤,造成它們變成不是非常成功的產品。原因在於,徠卡沒有認識到自己顧客的特性。玩徠卡的人,要馬就錢多到爆掉,要馬就是有點錢但不是很多卻又很有興趣的。對於第一種人,他們根本不會被新Summarit較便宜的價格給吸引,這些人要買,當然就是光圈越大運用徠卡最自豪的ASPH技術越貴的鏡頭,即使他們可能根本用不到發揮不到。對於第二種人,新Summarit還是太貴,他們也不會有新品情結,二手市場上一堆品質好相對於新品又很低廉的好物可以撿,買新Summarit的錢貼一點就可以買到光圈大半檔還有ASPH的二手好鏡,那幹麻買你Summarit。甚至這些第二種人很多也沒什麼品牌迷思,如果別家廠商能做出一樣好卻便宜很多的好鏡,他們也不會吝惜改投其他廠牌。錯誤的定位造成失敗的策略。
事實上,Summarit是有他的賣點的,但是徠卡並未好好強調利用。徠卡自從瘋狂的追求ASPH以後,在徠卡迷之中開始產生了新舊鏡風格之爭。有人認為新鏡成像完美,但也有人認為新鏡高銳利高反差的成像根日戲鏡頭風格一樣沒特色,失去了過去的徠卡味。新Summarit因為採用回球面結構,連帶使得新的Summarit在某些方面風格其實會不同於新鏡,反而會有點近似過去一些令人回味不已的舊鏡。可以說,Summarit可以被塑造成在舊鏡風格上加以改良的新產品。在現在這樣的時局還會玩RF的,很多都是懷舊的硬漢,經典老鏡風格在RF圈中還是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蔡司夠聰明,看到了這一點,推出了掛C字頭的系列鏡頭來搶這塊市場。徠卡迷本該是懷舊的本格硬漢最多的一群人,但蠢笨的徠卡公司過於高傲並沒有聽見很多玩家的心聲,至今仍未重視這塊市場。其實Summarit本來可以是徠卡開發這塊經典老鏡風格市場的好契機,比如說,Summarit 35在很多測試者眼中被認為風格近似許多人為之傾心的散景王七枚玉,甚至散景上可以幹掉七枚玉當上新科散景王,或者說,Summarit 90近似於pre-ASPH的Summicron,許多無法忍受銳利如刀割的新Summicron 90 AA的玩家就非常懷念Summicron pre-ASPH。如果當初徠卡打著這樣的廣告大肆宣傳,我相信Summarit的熱度不會只有現在這樣冷清。
這點徠卡真的該跟蔡司學習。徠卡大可以一方面繼續發展他的ASPH大光圈鏡,提供玩家最佳大光圈品質的現代鏡風格的鏡頭,但另一方面又可以生產不用ASPH、光圈小一點、便宜一點、充滿經典韻味的改良版老鏡味新鏡 ,兩者都很有賣點,兩者都很吸引人,甚至會讓人想盡辦法兩者都收。可惜徠卡太愚笨了,對不起自己就算了,也對不起他所生產出的好鏡頭,更對不起徠卡忠心的玩家們....
接下來會針對我手頭上有的兩支Summarit做出較詳細的介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