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2009

William Eggleston



圖片來源:http://www.egglestontrust.com/

1. William Eggleston: William Eggelston's Guide
2. The Genius of Photography
3. RD1-X
4. 開卷有益:Magnum Degree, Photojournalism
5. Sonnar's Magic & Bokeh


再次新成立一個Photography Hall of Fame的新系列,主要就是一些攝影師攝影集的介紹。網路上搜了一下才很驚訝的發現,中文關於攝影師攝影集的介紹實在不多,然後內容也都不是很充實。相較於器材的研究跟討論那種百家齊放,實在覺得有點可笑。不過要不是板上高人指點,我也還是繼續當可笑的一群。回想一開始多半都是寫Gear Haed,但後來I Luv Photography越來越多,現在終於又到了開始寫攝影師攝影集的文章,內心不覺有一種成長的欣喜(事實上是沒錢買器材的愁苦啊XD....)

咦?那為什麼突然跑出William Eggleston這陌生的名字而不是我提過得像是Winogrand等的其他人?其實就是去借書時,找到自己要的書以後,看看滿架的攝影集沒幾個名字是熟悉的,就這個Eggleston有聽過,所以就借了一本他在MOMA展出作品的攝影集,William Eggleston's Guide來瞧瞧。而這本書是在另一間圖書館借的,兩個禮拜就要還,不像學校總圖的可以借四個月,就先把這本幹掉。

http://en.wikipedia.org/wiki/William_Eggleston
Willaim Eggleston的介紹。基本上這個介紹已經很詳細了,我就不再對WE生平多做任何說明,直接進入WE的攝影作品跟這本攝影集的介紹。

http://www.egglestontrust.com/
一個非常完整詳細有關於WE的網站,點進去monograph裡面,有WE的每本攝影集,以及一些攝影集的圖片跟開頭的介紹文字。第一本就是我這次閱讀的William Eggleston's Guide。對WE有興趣的人,這是個非常好的基礎網站。網站做得好最大的好處就是我話可以講得少^^

我想對攝影有點認識,但對WE沒甚麼認識的人,看了一些他裡面的圖片以後,一定會有一個疑問:這老兄怎麼多半都拍彩色的啊?You got it,這就是WE很大的一個特色。他這個特色的重要性,可以從WE's Guide這本書前面的文字介紹,一樣是由MOMA以前館長John Szarkowski撰寫,當中前半部多半圍繞在討論彩色攝影的故事可以一窺究竟。

在WE的時代,雖然彩色底片已經出現一段時日了,品質也都做得不錯了,但一般觀念中都還是認為彩色底片是給一般大眾用的小玩意,玩正經攝影是絕對不屑去用它的。為什麼會有這種觀念其實也很值得探究,但或許某程度上是因為當時的攝影師對於彩色底片的沖洗控制都不是很熟悉上手,而用彩色記錄觀點跟黑白很不同,他們也不是很習慣有關。總之,不管如何,在當時彩色是很少被拿來當作正經題材的。而WE在攝影殿堂上一個重要的地位就在於他是大量使用彩色底片從事攝影創作的宗師之一。

不過這不是WE這個怪咖唯一的怪點。雖說他是看到HCB一些人文攝影師而受到啟發的,但他另外一個怪點在於,他喜歡拍一些奇奇怪怪的靜物。廢輪胎、空瓶子、生鏽的烤箱、髒掉的外套等等,總之他愛拍靜物就算了,還專挑一些一般經驗中一點都不美的靜物拍。怪靜物是他最擅長的題材。當然他也不是不拍生物,他也拍了不少動物或者人像,但我覺得它拍生物時也是把生物當成靜物拍,這等下再詳細說明。此外,他還有一個特色是,他喜歡記錄影像的地點不是人來人往五花八門的大城市,而是典型的美國城鎮,像他的這本攝影集,拍攝地點都是曼菲斯、田納西等等地方。或許跟他出生於田納西然後生活圈多圍繞在那類的地方有關。

基於以上這些怪點,WE一開始在攝影圈也沒有引起什麼太大的注意,彩色、靜物、小城鎮,並不是那個時代會吸引人的題材,事實上在這個時代應該也不是XD....他會開始被人注意,其實也跟Winogrand很像,經過MOMA招牌的加持,就漸漸被捧起來。他在MOMA的展出被收錄成這本攝影集,算是他一生中比較重要經典的作品。其實還是很多人不喜歡WE的作品,他展出以來就一直被不少人批評他的作品平淡乏味。有些持較正面的觀點,認為他的作品雖然轉換成黑白一定會很悶,但是他對色彩的掌控能力非常好,所以即使只是拍一些簡簡單單的靜物,他的作品還是有相當的可看性。又有人更進一步指出,從WE的作品中,透露著一種"Withering South",甚至是"Withering America"的意味。

對於色彩方面,我覺得這點WE的功力是不用什麼懷疑。他對於色彩的敏感度以及均衡掌控進而吸引人觀看方面的能力是非常有水準,所以雖然她拍得很多題材說實話實在是有點單調不太看得出他的意義,但透過色彩他的畫面還是有相當可看性。雖說我個人認為要不是MOMA的展出他不太可能會紅,但要紅除了機運也是要有一定實力,我的照片拿去MOMA展出也不可能會紅,比較適合拿去Natural History,展示一下原始人智商般的攝影觀點。他的色彩掌握鮮明搶眼卻又和諧不膩,不需要靠什麼超鮮豔底片還是超暴力蔡司鏡頭,就單純善加運用顏色之間的搭配跟對比,就可以讓各個顏色以及主體背景之間都交代的鮮明清楚。

至於他作品有沒有"withering"的意味?Szarkowski認為其實他沒有那個意思,他只是單純的記錄他的周遭生活。我不知道WE本人有沒有這個意思,但從他的作品當中個人覺得withering的意味相當濃厚,而所謂作者已死,重點已經不是WE本人有沒有這個意思了,個人覺得withering會是比較好的解讀。事實上個人看了Szarkowski在Wino跟WE書中的介紹,雖然他善加利用MOMA的資源跟招牌對於推動NYC成為世界攝影重鎮絕對是有相當的功勞,但我個人覺得他的評論實在是一沒邏輯二無聊三沒深度,觀察得很淺,比較偏於客觀資料的堆砌。當然,也可能是他故意的,不想說太多去影響讀者。

為什麼我說他有withering的意味?其他攝影集我不知道,單純從他MOMA的展出這本攝影集來說,withering意味相當濃。首先,他的靜物題材多半都是跟廢棄、生鏽、破舊有關。這是最明顯的一個指標。再從景物方面來看,他非常常使用一種構圖方式,就是水平線將畫面切割成平均的上下兩半,然後講主體放在正中間。你沒聽錯,放在正中間。這兩種做法一般而言都是會讓畫面乏味的大忌。乏味這點在WE的作品上倒是還好,不清楚原因,但可能跟他色彩的掌控功力夠高以及題材實在有點怪負負得正有關,個人是認為不是太有趣,但也不至於乏味就是了。或許就是因為這種構圖讓畫面呈現一種停住靜止的感覺,但又巧妙的透過顏色等讓畫面不至於太無趣,所以呈現出一種有點蕭條寂寥的意涵。這點又因為他拍景物時畫面中很少會有生物主體,整個畫面有著很明顯的空曠感,更加深了這種意味。

但最詭異的是,他給我最有withering感覺的作品,正是他拍攝生物的時候!除了還是喜歡把主體放正中間,最關鍵的在於他拍攝的生物,尤其是人,都面無表情,動作都很硬,有表情的,表情也都很僵硬,雖說是生物,但總透露出一股說不出的死氣。這就是我前面說他拍生物也是把生物當靜物拍的原因。這點最好的例證就是連結中有的三個小孩在萬聖節夜間的路上拍的那張照片,一點都沒有萬聖節小孩可以打扮成妖怪到處討糖吃的雀躍,反而活脫就是三隻小妖怪站在深夜的路間。基於這些理由,個人認為WE作品的withering意味非常濃厚。

老實說,個人對於WE的作品其實沒有太大的喜好,不是我的味。但我看得出他的一些市場,一定會有一些喜好者,事實上Eggleston是網路上僅次於Wino最近最常被提到的美國作古攝影師,不少人喜歡甚至會學習他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以他的地位跟意義來說,喜不喜歡一回事,還是有了解的必要。故在此提供我粗淺的介紹,當作一個引子,有興趣的人可以再進一步去了解研究,希望能對大家多少有點幫助。

2. The Genius of Photography

http://www.youtube.com/profile?user=Rangefindergeneral&view=videos&start=20

一個BBC製作全長有六個小時有關攝影的節目,BBC出品的節目品質都很有保證很有質感,小弟下周逢一門課的期末考以及MPRE美國律師倫理考試,可能無法如期推出周記,為了彌補大家不能聽到瘋言瘋語的空虛以及寂寞,上這六個小時的連結夠頂了吧!大家請慢慢享用^^

3. RD1-X

http://www.epson.jp/products/colorio/photoviewer_digitalcamera/rd1xg/
官網。
http://www.rangefinderforum.com/forums/showthread.php?t=70556
RFF上討論。

官網是標要3000USD,但一直有流傳實際售價是2000USD左右,是有差這麼多嘛XD....目前二手RD1也要1500USD,加五百就可以買新機都是還合理。但說穿了,這價格會合理也是因為相同市場上只有更瘋狂的徠卡。其實跟M8.2一樣都是一個有點可笑又無奈的過度品。種種跡象顯示,數位RF的市場完全還不夠成熟,不管真的是因為技術上無法突破,還是整個業界投入的資源跟心血就只有那些。當DSLR已經越做越小,而M鏡的實力又會被拘禁在那塊小小的CCD上時,或許玩數位還是玩DSLR才是王道。我想等到數位全幅RF已經做到平價化的時候,搞不好數位就已經超越底片了。

不管如何,知道還是有黑心徠卡以外的廠商有心這個市場總是好事。傳聞說NIKON一直有意DRF市場,希望是真的。但我一直覺的,真正的最終解決方案應該是數位底片,為什麼當時跟現在都沒有人繼續投入呢?唉....

4. 開卷有益:Magnum Degree, Photojournalism

簡單報告,這禮拜也有翻翻借來的Magnum Degree跟一本Kobre教授撰寫的Photojournalism那本書。Magnum Degree翻個幾頁我就決定不看了,不是因為不好,而是一翻就知道這本值得買也應該買,反正要買了,就先不急著看。Kobre那本是Photojournalism界的聖經了,我看的是二版,現在是六版,內容不錯,但是很偏專業,簡單的說就真的是寫給要以photojournalist為職業的人看的。借得到翻看看很不錯,借不到倒也不用買來看,不是他不好,是他的方向比較不一樣。Kobre教授也是一個妙人,自己研發出一種叫lightscoop的玩意,簡單的說是裝在單眼內建閃光上透過反射讓光變得很自然的裝置,不是柔光罩,有興趣可以上網搜這個商品看看。

5. Sonnar's Magic & Bokeh

沒錯,Sonnar又來了!又有人在RFF上問到為什麼很多人喜歡Sonnar結構了。關注後續的討論看看大家會有甚麼心得分享吧!這禮拜看攝影集時一直有個想法,要是這些照片是用徠卡ASPH鏡拍下來的感覺會怎樣?我越來越知道為什麼一堆人迷那些老味道了,一種人味,是那些個人文照片的要素之一。
http://www.rangefinderforum.com/forums/showthread.php?t=70567

http://www.rickdenney.com/bokeh_test.htm
上述討論中的一個連結,主要不是他的測試結果,而是他對於評鑑Bokeh的測試解說,非常詳細很有參考價值也很有趣。


2.20.2009

實在已經不太知道怎麼下標題跟分類了XD....

1. 少買一支神兵利器,多買幾本好攝影集
2. Cine Lenses
3. Super Elmar 18/3.8
4. ZM Wobble Leica Glow


1. 少買一支神兵利器,多買幾本好攝影集─Magnum, Winigrand

Microinsect兄發起了"少買一支神兵利器,多買幾本好攝影集"的活動,個人覺得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考角度跟反省。看看多少徠卡"玩家",甚麼銘鏡都玩過一輪了,只會玩性能,玩味道,就是不好好玩拍照。為了匡正風氣,我拋磚引玉介紹一些我有興趣的東西(雖然應該很多有水準的人都已經看過了XD....),希望能首先感動才氣縱橫的E哥,把他手上的35/1.4A兩萬賣我然後把錢拿去買攝影集。不過,因為本人是個鄉下來的大老粗(末兩字中間加一個數字也是成立啦),對於那種純藝術還是耍意境的接受度跟悟性都比較低,所以也不會介紹大家這類的東西,此外,接下來要介紹的東西有些只有翻過,有些根本沒看過,所以不負任何擔保責任。

Magnum

http://www.amazon.com/Magnum-Degrees-Michael-Ignatieff/dp/0714843563/ref=sr_1_3?ie=UTF8&s=books&qid=1235167506&sr=1-3
Magnum Dgree
http://www.amazon.com/Magnum-Degrees-Michael-Ignatieff/dp/0714843563/ref=sr_1_3?ie=UTF8&s=books&qid=1235167506&sr=1-3
Magnum Magnum

我想玩徠卡的Magnum應該都有聽過吧,搞不好這兩本都已經看過了。如果玩徠卡還沒聽過,那乾脆把手上的器材給狗當玩具咬還比較不浪費。這兩本書是Magnum攝影師群作品的選集介紹。這兩本書我在NYU的書店翻過,印象中第一本是根據一些主題分類,第二本好像就是照年代還甚麼。沒有細看,不知道詳細內容如何,但AMAZON上的評價認為第一本的內容跟選的照片水準都比較高。個人認為做為一個現代的台灣人,Magnum一定要認識。Why?因為我們"馬哥爛"啊!

Winogrand

http://www.amazon.com/Winogrand-Figments-World-John-Szarkowski/dp/0870706357/ref=sr_1_3?ie=UTF8&s=books&qid=1235158038&sr=8-3
這是一本Winogrand的攝影集,編者是前MOMA的館長。這版算是比較廣泛的收集他作品的攝影集,他其他的主題就都收錄的比較限定。大家一定很好奇,我為何對Winogrand情有獨鍾。沒為什麼,因為一來在MOMA親眼看過他的作品,總是有比較特殊的情感,二來他又是NYC本土出產的攝影師,當然要支持一下。之前已經有簡單介紹過,在此又再補充一下。

http://photo.net/photo/winogrand
這本書的書評以及一些相關的討論。
http://masters-of-photography.com/W/winogrand/winogrand.html
http://masters-of-photography.com/W/winogrand/winogrand_articles2.html
一些經典照片跟兩篇有關的文章。這個masters of photography網站不錯,有很多攝影師的簡單資訊,是想研究的一個很好的起步。
http://www.dailymotion.com/bookmarks/foxysoul/video/x7yk4p_masters-of-photography-garry-winogr_creation

其實我個人覺得Winogrand的風格應該是無法讓他被捧成那種世界大師級的,他的作品比較只能被放在特定的context下去欣賞。我也相信很多人看到Winogrand的照片會覺得"是還不錯啦,但就那樣嘛,幹嘛特別介紹他"。把他的作品跟瑪格南的幾位經典人物相比,比如說HCB(HCB在台中省圖就借得到幾本攝影集),會覺得他的拍攝題材更日常一點,然後拍攝手法更不藝術一點,簡單的說,更平凡一點。有些評論家把HCB跟他放在一起講,個人是覺得不太搭。並不是說平凡就一定比較不好,而是"觀點"的本質就不太一樣,Wino的風格其實比較像跟他差不太多的時代幾位記錄美國人生活的攝影師的那種風格(上面的連結有介紹到)。事實上,他本人不喜歡被叫做street photographer,他認為他不是在記錄街頭,而是在記錄生活,各種動物的生活(可見於他動物那本攝影集)。我想把他的風格理解成一種一個人記錄周遭生活事物的生活照而不是一種藝術創作會更貼切。事實上他自己也說他拍照是為了看看他覺得有趣的事物拍成相片看起來會是怎樣。

或許就是因為這種性質,我能理解多數人看完他的照片會覺得"也沒說多好嘛"的想法,因為如果觀看者跟美國這塊土地,甚至NYC沒有某種connection,然後對他身處的那個時代的美國,在進步主義的歡樂氣氛中夾雜著進步主義過程種種的一些衝突跟矛盾的背景沒有甚麼了解的話,看他的照片沒有甚麼感覺我覺得是正常的。不過你如果能理解那些context,其實看他的照片常常會有一種會心的微笑,看他的照片有一種輕鬆的氣氛,但在輕鬆中卻也深層的透露著社會文化的人文內涵。我並不覺得他在按下快門的時候會想到那麼多,各位看看我之前提供的他拍攝過程的連結,就知道他那種電光火石拍攝法根本沒時間給他想。但或許就是因為這樣他的照片呈現的正是他的個性,而他的個性從那些影片中看出來,是一個討喜而有想法將生活過得很輕鬆歡樂的胖子。我到現在對他是把他的M4"丟"進抽屜裡還是印象深刻XD....或許因為他這種輕鬆生活紀錄的風格,所以他死掉以後留下了幾千捲沒出照片的底片,而他一生拍了有五十萬左右的照片XD....

為什麼會想推薦他?我想理由已經很明顯了。若要純粹討論藝術價值或者畫面震撼磅礡的氣勢,我想Wino絕對排不上邊。那些藝術價值高或者震撼磅礡的影像照片非常吸引人,而他們吸引人的關鍵就在於:它們離你的生活很遠。但從Wino的照片,你看到了他的個性,你看到了他的生活,甚至,如果你有我上述的一些connection會知道那些context,你會發現你好像回到了現代進步主義時代的美國走了一回。這就是你在MOMA的WINO展示區裡面逛所會得到的感覺。看攝影集,除了欣賞,也是要學習。Magnum的很多照片絕對都是經典中的經典,絕對值得欣賞,但我覺得對平凡人,至少對我來說,不是最好的學習方向。那不是也不太可能是我的生活,我永遠都是透過CNN看戰爭而不是嗅著血腥踩著屍骨去親眼觀察他。硬把他們當學習的方向,很容易就變成畫虎不成反類犬虛偽的為賦新辭強說愁了。相反的,只有你逼著自己拎著相機在你生活的土地上亂逛,然後內心一直想著我今天要幹掉幾捲底片,你就會發現當你像個新奇的赤子穿梭在人群中尋找你覺得有趣的獵物時,Winogrand正在對街對你招手,笑著對你說"嘿,你也出來拍照喔"。不過如果你是深夜看見Winogrand跟你招手你絕對不要走過去趕快去收驚XD....

另外分享一些Wino小技巧。Wino的照片有時候框會對不正,這是他的秘奧義。因為他喜歡用廣角拍(在當時其實因為廣角變形的效果拿來拍人文其實不是很流行),然後喜歡很近的拍人,所以拍攝時相機本身會往前傾,有點45度俯視的意思,因為這樣廣角的變形效果就很明顯,他不太喜歡,於是研發了這種框不要對正的手法去隱藏變形效果。然後他不用21的原因是他覺得21那種效果他無法控制了。這道是讓我思考21對我的必要性,勢必會弄一台二號機,手上是有35/50/90,一種組法是以35考量抓一支21,組成21/35/90的經典焦段,但又有很多人說28/50很搭,所以從50思考,比較好的選擇會是35/90跟28或者28/50,頂多到24、25。用28的好處就是可以玩一直有興趣的28/2.8III或者CV28/2。搞一個M4+28打造我的Winogrand紀念套組向他致敬也不賴。廣角不急啦,再慢慢評估,跟別人借來21,25,28這幾個焦段試看看再說。

好吧,如果這樣吹捧Wino你還是感覺無動於衷,那看看他"Women are beautiful"那系列的照片欣賞一下那個年代可愛活潑的美女也是很不錯....

甚麼?黃官官說我介紹得讓他很不爽,完全不是他的口味。好吧,再推薦他這味:
http://www.oi-bijutsukan.com/item-0701006.html
(不是因為荒木經惟喔!)

最後再補一個NYC攝影師閃閃Bruce可愛的一面XD....
http://inmotion.magnumphotos.com/essay/bruce-has-ball?utm_source=Magnum+Photos+Newsletter&utm_campaign=58c36fc391-MIM02092_18_2009&utm_medium=email&mc_cid=58c36fc391&mc_eid=3490154d24

2. Cine Lenses

Cine Lens....電影鏡頭?!難道更可怕的黑洞來了XD....

電影鏡頭跟一般鏡頭的差別是甚麼呢?
http://dvxuser.com/V6/showthread.php?t=137299
通說就是,電影鏡頭既然要放成大螢幕,一支又貴鬆鬆,當然是表現超好超銳利的啊!

但,真是如此嗎?有人做了一個測試,使用的機子就是紅色大怪物。
http://www.reduser.net/forum/showthread.php?t=13760
測試對象都是蔡司,蔡司電影鏡頭對上蔡司單眼鏡頭,在業界可能稱不上最頂級,但絕對都算是非常高水準的產品了。測試結果是:單眼鏡頭銳利度勝!其實我覺得通說想法比較合理啦,不過不知道為什麼實測出來不太一樣。我真的不懂,就單純提供一下資訊。

來個電影鏡頭小簡介吧!
http://edanathan.yo2.cn/articles/%E3%80%90%E8%B5%84%E6%96%99%E3%80%91%E9%9B%BB%E5%BD%B1%E9%8F%A1%E9%A0%AD%E7%9A%84%E5%A5%87%E6%83%B3%E4%B8%96%E7%95%8C-%E3%80%90%E8%BD%AC%E3%80%91.html

一些電影鏡頭有被改成RF以及單眼的接環來玩,其實一開始入手徠卡就聽過幾支Kinoptik跟愛展能的大名,不過一直都沒甚麼研究。之前台灣代理福倫達的有賣kinoptik 50/2那支M接環的,那時候賣58000,不過剛剛check一下沒放在網頁上了。最近LFC有人賣。說真的我也沒玩過,也不太知道魅力在哪,據說是顏色的層次跟散景等等都很特殊迷人,看了一些照片,覺得跟徠卡一些老鏡的調調有像,不過我也不清楚。目前也沒甚麼興趣,希望永遠都不要有XD....有人說ZM的鏡頭有電影鏡頭的味道,這我也不知道,但這個傳聞證據倒是加深了以後新鏡玩ZM、CV就好的確信。好吧,讓大家失望了,這看起來很有趣的東西我甚麼都不懂,只是拋磚引玉而已。

3. ZM Wobble Leica Glow

好吧,雖然我以後新鏡會優先考慮ZM了,但我這人沒甚麼優點,有的只是現代社會人類普遍欠缺的一樣東西:良心而已。之前在Rice兄部落格的討論剛好提醒了我告訴大家一件事:ZM Wobble的毛病,這是所有ZM玩家內心揮之不去的陰影,雖然大部分的情形都只是沒客觀上甚麼影響小毛病,但主觀上就是讓玩家心情有一點不快。然後我的愛鏡本來扎扎實實的,現在也Wobble了起來。研究過Wobble以後,跟大家分享一下。把我的回應引用過來:

"關於ZM鏡頭組裝品質的問題,是真有其事啊,我的sonnar在我每天出門連去中國城買菜都把家當帶身邊之下也出現了所謂的鏡筒wobble現象。不過個人認為如果不是對於組裝品質有高度的要求基本上這些wobble會演變成進廠大修的情形很少見。

經過我多方研究,ZM鏡頭wobble成因來源有三。一種就是大家網路上最常見的,鏡組後方的retaining ring鬆掉,這最好處理,自己拿個小一字起子轉緊就好,小心一點的話拿給pro是十秒內處理的事,這個我都會,我也試過,不過這不是我的成因XD....

第二種成因來源據說是蔡司指定用的grease方面,為了對焦上滑順一點之故(雖然個人認為對焦手感還是徠卡好),特性跟厚度比較不同,所以使用久了,會有裡面的鏡筒跟對焦環以及接環之間的空隙,會有一點輕微的wobble。我是這種。我本來發現是內鏡筒搖晃很擔心裡面的鏡組也會跟著搖晃,不過檢查後發現鏡片本身不會晃動。有點annoying,但這問題最小,因為第一種wobble你不理它久了搞不好會更嚴重整個鬆掉,第二種wobble就是沒事手癢去搖他內心會很幹,但當你真的在使用時確感覺不到。真的還在意的話這問題沒法自己處理,但拿去給pro上上grease就OK。

第三種才是真正要命的問題,但真正遇到這問題的人非常少數。就是內鏡組也會跟著晃動,會造成焦點晃動,這真的就是只能進廠維修,有聽過最嚴重的是蔡司直接換新的給他。

所以就像很多鏡頭的網路資訊一樣(像是sonnar大光圈移焦問題超嚴重、35luxA中等光圈移焦很嚴重等等),確有其事,但嚴重性很大程度是誇大了。我個人是很隨便,東西能拍得好就好,一些小毛病我是不太care。像是我的老米,總感覺它骨頭快散了,鏡頭晃的比ZM厲害好幾倍,但它就還是很好用,測光在換電池後拍正片也是很準(顏色很淡不習慣就是了XD....)。我的preA,是Noctilux 35喔,因為光圈環轉到1.4,還能往前再轉個半檔距離,更妙的是光圈葉片還真的會在擴大一些XD....我的路上戰鬥機,過了一年全車異音四起,好像在聽交響樂,到後來我也懶得管他了,就音響給它摧下去然後開到一百五兩百甚麼聲音都聽不到了XD....

但說真的,我會很誠心的良心建議rice兄,不要買ZM,雖然我自己在新鏡這一塊是會繼續買ZM下去,徠卡我以後只玩老鏡。因為如果對於味道甚麼的沒有特別喜好,像您子彈又夠多,然後會講究一些細節的話,還是買徠卡是最保險最不會錯的,重點是掛的牌子又是最不會錯的。ZM就像過去好一點的歐洲車的組裝品質,小毛病多,但就是不嚴重,神經大條一點都用得很快樂。徠卡的組裝品質就像過去的日本車,小毛病好很多,但一出問題都很大條,像是整個接環要換掉。

你問我整體來說哪個組裝品質好我覺得倒也沒甚麼答案,在怎樣我的ZM也沒有給我到那種接環有問題還給我裝上去出廠賣給我的情形,50/1.4A最近一直傳出問題就算了,Summarit這種小兒科也給我搞成這樣我實在很難接受。但要追求組裝的最高品質,那真的只有在沒出問題的徠卡裡面找的到了...."

來吧來吧!徠卡趕快來嘲笑ZM吧!因為除了這點徠卡也沒有甚麼能笑ZM的了,哈哈XD!

4. Super Elmar 18/3.8 ASPH

我的習慣是爛酒沉甕底,所以....
http://www.dpreview.com/news/0902/09021712leicam18mm.asp
http://us.leica-camera.com/photography/m_system/lenses/6291.html

今年PMA徠卡推出新一力作,18/3.8 ASPH硬是壓過ZM 18/4 0.2,這0.2的代價就是從三萬多台幣變成十萬....價錢我也不想多說甚麼了,反正這就是徠卡,然後我就是窮鬼。但我覺得這反映了徠卡恐龍症的現象,跟美國汽車三巨頭一樣。早就不知道有多少玩家求徠卡出一支比21更廣的鏡頭了,徠卡最後給了大家一支二十萬的16-18-21/4,反應當然不熱烈。M8的出現因為1.3倍的關係讓18甚至更廣的廣角更有必要,結果被ZM先搞出了一支18/4,先把市場吃掉。你可以說是因為徠卡"專注完美,近乎苛求"(放屁!)所以沒做到最好就不推出鏡頭,事實是那些等不及先買ZM 18的人看到徠卡也推出以後多半的想法都是:ZM這支這麼好了,徠卡再好能好多少?然後有好到要換掉ZM買徠卡嗎?證明了ZM雖然先推出但也不是把狗頭蓋一個蔡司就拿出來騙錢。選擇多一點總是好的,這我不否認,也很支持,過去徠卡一廠獨大的光榮時期反而是RF的黑暗時期。我也覺得徠卡一定要繼續霸占它的頂級地位有著不同的鮮明特色來跟ZM還有CV市場區隔。但這種反應速度跟目前堅持走的路線對它真的是好事嗎?我也不知道....我總覺得要是徠卡願意部分走回求面鏡搞一支改良版七妹然後比ZM多賣兩三萬塊一打ZM二打二手市場,然後最頂級的大光圈可以繼續玩ASPH,可能會比較有搞頭....不過這我已經講過幾萬遍了,自己都說得很煩了XD....

http://www.imx.nl/photo/leica/lenses/page142/SEM18_part1.html
萊卡應聲蟲EP馬上搞出第一篇測試文,真是盡職啊!EP大概是徠卡有史以來最棒的投資XD....
不管如何,徠卡順走!祝福您!

2.13.2009

Autumn & Winter in Central Park (修正版)

1. 你也可以用攝影見證歷史!
2. Winogrand拍攝過程再一發!
3. How Leica lenses are made
4. Autumn & Winter in Central Park


老樣子,先上有意義的再扯沒意義的。

1. 你也可以用攝影見證歷史!

許多玩攝影的感嘆生不逢時,要是能生在二戰甚麼的時代搞不好就能留下經典畫面。事實是,Winogrand留下那些畫面時也不見得多麼意識到它們的歷史意義,所以我們能做的就只有用心留下這個時代你覺得有意義的畫面,搞不好哪天我們被外星人毀滅它們就瘋狂愛上你的作品,HCB算根毛啊,HGG才算大屌!甚麼?HGG是甚麼?不是HUGE GG喔,是Huang Guan Guan。

好吧,我知道還是有人眷戀於想要記錄過往的歷史畫面。好一陣子前看到一位高中同學給我的連結,一直忘記放上來。那個連結可以給許多想要紀錄已經消逝的歷史的人非常震撼的啟發以及指引一條明路。當我看到時,眼淚都快奪眶而出....

http://www.kox.sk/?p=702

2. Winogrand拍攝過程再一發!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itfGxc6vbw

怎麼越來越覺得街拍要玩得好就好像必須要在冒煙的火山口跳舞一樣XD....

3. How Leica lenses are mad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mwrlb4_tL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fN3mx_ZQN8
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817765449431347297&ei=w42RSZadD5HEqQLBvunCCw&q=leica

這些連結應該都已經流傳很久了,我都看過了,剛好RFF最近有討論整理起來就剛好放上來。

4. Autumn & Winter in Central Park

如果今天NYC哪裡又被炸掉了,只要不是我所位在的地方,然後沒死人,我都不會覺得可惜。只有一個例外,就是Central Park。很多人都愛說NYC甚麼甚麼是世界第一,我常常都嗤之以鼻,但說Central Park是世界第一的都市公園,我認為當之無愧。好吧,至少台灣的大安森林公園還是都會公園跟它一比實在有點可笑。當初建造時目標是想要用高級私人公園的水準去打造這麼大一個大眾公園,一個暫時可以逃離都市遠離塵囂的地方,雖然建造時很多人不看好認為它會淪為流浪漢醉漢群聚然後嚇跑大眾的一個公園,但結果是它成功了。它成功之處不僅是它的高水準,而且還包括它景觀設是得多樣性。如果你抱著它有多壯觀宏偉的心態來這,註定會失望,因為都市公園怎麼蓋都不可能挖出一個大峽谷還是大瀑布,這也不是都市公園的目的。但如果你抱著享受小品的心境來這求一絲輕鬆寧靜,那它絕對是小品中的頂級之作之一。然後如果你喜歡拍照,那這裡也是個藏寶庫。這裡到處是攝影同好,只不過我一直都沒看到RF同好就是了。

其實中央公園也不是那麼中央,因為它位置偏北,它的最南端剛好就是Midtown跟Uptown的分界。中央公園你說要多大也是還好,但真全部要逛完也不容易,而且其實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很多地方看起來都大同小異。一般人來都是這著旅遊書去走,不過旅遊書就一小本也不會介紹多仔細,重點是沒地圖,過來人的經驗是,來這之前上Central Park網站去下載它的Tour Map才是王道,不過機歪的是要先加入會員。建議走arts & architecture tour那個路線,最完整重點都逛到。不過,一,不代表有官方的tour map你就不會迷路。CP小徑太多了,圖標不全,也沒甚麼指標,尤其是Ramble那一區,容易走到鬼打牆。二,來CP就是要常常迷路才好玩。三,官方的tour也只設計到從最南端到Reservoir,一個大儲水潭,更往北它就沒設計了。一方面可能是考量一般認為的精華景點就在中下段,二是設計給觀光客的,總不可能讓他們走超過一整天走到哭爹喊娘。但我建議如果時間多的話,多花個半天去北端,雖然北端真的沒甚麼大景點,但那裏是中央公園中的中央公園,很少觀光客,更加寧靜,多半都是紐約客,有一種很不一樣的氣氛。而且那裏有個保育花園,就是很典型的豪宅私人花園設計,跟中下段是圖營造自然景觀的感覺不太一樣,可以去探索一下。

旅遊書跟Tour Map都不會提到的是季節問題,但這很重要。身為亞熱帶國家的人民,我建議大家要看要挑秋冬去。雖然NYC不是賞楓勝地,新英格蘭才是,但那裏的秋景偏紅,中央公園這偏黃,個人比較喜歡。另外不要挑晚秋去,早一點,還可以同時看到麥當勞雞塊沾醬黃綠紅齊發的美景,我個人是太早去了點,糖醋醬味太濃,蜂蜜芥末醬烤肉醬味道太淡。然後冬天要挑積雪去才美。今年運氣不錯雪下比較多,聽說前幾年雪就比較少。

來到這不過經歷夏秋冬,夏天沒拍幾張舊路過隨便拍而已,主要是集中在秋冬。另本文只針對中下段通俗景點介紹,沒為什麼,北端的照片還沒洗出來XD....我大致上是照我自己亂走的路線介紹,並非按照甚麼景點順序,詳細還是建議參考官方tour map去走。然後我秋冬兩次路線也不太一樣,所以有些地方只有秋天景色有些只有冬天,如果兩個都有的就代表是超重要景點^^然後彩色是秋天,黑白是冬天。黑白的一個問題是去之前前幾天本來預計要在晚上去昏暗的室內聚餐,所以上了trix給它推到1600,結果後來沒去,所以那捲在中央公園幾乎都是1/1000 F16再拍XD....然後顆粒也很粗....

a. Wollman Rink
Central Park
Central Park
我很討厭川普,但紐約到處都是他那作噁的MARK。

b. ????
Central Park
忘記是甚麼鬼地方了,反正在偏南端一進去沒多久,可以爬上一堆岩石拍都市景色。
Central Park
還是忘記是甚麼鬼地方,叫我再找也找不到了,反正是一個藝術展示處的外觀。

c. Loeb Boathouse
Central Park
Central Park
Central Park
來這可以划船去遊The Lake,背後就是知名的天使雕像跟噴泉。

d. Bethesda Terrace & Fountain
Cental Park‧Bethesda Terrace & Fountain
Central Park‧Bethesda Terrace & Fountain
Cental Park‧Bethesda Terrace & Fountain
必看景點之一,Bethesda Terrace & Fountain。知名的噴泉跟雕像,然後約定成俗一定要拍的三拱門,上了Terrace可以一覽這裡的精華地位,右邊是船屋左邊過去就是The Lake,位在船出到開闊大湖的要衝。
Central Park‧Bethesda Terrace & Fountain
Central Park‧Bethesda Terrace & Fountain
Central Park‧Bethesda Terrace & Fountain
Central Park‧Bethesda Terrace & Fountain

e. The Mall
Central Park
這是一條筆直的林蔭大道,非常長,到噴泉這裡是尾端了。
Central Park
Central Park
野人包走天涯系列特色之一就是要講到器材,要不然就走天涯就好幹嘛提到野人包。Summilux 35 preA縮光圈對幹太陽或者強光源還是會出現flare,不過這種光球flare的效果很特殊我不排斥,加上手上其他鏡頭抗耀光都太勇健了,來一支這種的剛好^^光球耀光的另一個例子:
新春團聚圍爐途中
The Mall尾端接在平台這邊是一塊空地,CP的公園警察就是在這裡集合然後出發執勤的。有拍他們集合的情形但偷拍失敗晃動太嚴重。其實The Mall尾端往兩旁走也有很多景色:
Central Park
Central Park
公園警察車。
Central Park

f. The Lake
Central Park
Central Park
Bow Bridge
Central Park
Central Park
Central Park
以上幾張是走到The Ramble,也就是禁獵區,去拍The Lake。The Ramble其實也很清幽,但實在是小徑太多容易迷路....
Central Park‧The Lake
Central Park‧The Lake
Central Park‧The Lake
Central Park‧The Lake
以上是彩負版。在正片沒出來前,覺得彩負很漂亮,正片一出來後,覺得彩負顏色根本就像套了水....不過可能跟掃彩負時掃描技術還很差也有點關。再來一張套水彩負比較圖:
Central Park
剛上面的秋葉相比,知道正片的暴力了吧XD....
Central Park‧The Lake
Central Park‧The Lake
Central Park‧The Lake
冬天整個結冰,很多人就會跑到上面去做天使跟畫老....XD....
Central Park‧The Lake
Central Park‧The Lake
Central Park‧The Lake

g. Strawberry Fields/Imagine Mosaic
Central Park‧Strawberry Field
紀念披頭四主唱日本老婆的著名IMAGINE馬賽克磚。很多人尤其是日本婦女喜歡來這獻花,但這裡常有這位怪老兄,會叫人家花不要亂擺把人家拿來獻的花排成太陽的形狀。因為手上是黑白就把它拍成人文一點,春夏應該要來拍沒有怪老兄的彩色版。

h. Belvedere Castle & Turtle Pond (Belvedere Lake?)
官方是說烏龜池塘,但我旅遊書是說Belvedere Lake....
Central Park
Central Park
Central Park
Central Park‧Belvedere Lake
裁減補救版
從城堡往下拍,冬天的拍壞了。遠方就是The Great Lawn大草原。那城堡長怎樣呢?彩色來看其實很醜所以沒拍,但黑白看感覺就不錯。
Central Park‧Belvedere Castle
Central Park‧Belvedere Castle
Central Park‧Belvedere Castle

i. The Great Lawn
Central Park‧The Great Lawn
Central Park‧The Great Law
Central Park‧The Great Lawn
其實更有名的應該是Sheep Meadow綿羊草原。春夏版會在補介紹。

j. Obelisk
Central Park‧Obelisk
黃官官建議版?
埃及所贈送的石碑,記載著Thothmes二世法老的功績。

k. The Pond
如果你是從東南側入口進CP,會先遇到的就是The Pond的小橋流水。
Central Park
前一批死觀光客亂餵鳥引來一大堆....
Central Park
Central Park

剩下的一些秋冬照片,是個人認為可以不去或者在你去重要景點途中就會路過隨手一拍就好的景點。
Central Park‧Resevoir
Jecquelin Kennedy Onassis Reservoir
Central Park‧Swedish Cottage
Central Park‧Swedish Cottage
Swedish Cottage
Central Park‧Alice in Wonderland
Alice in Wonderland
Central Park‧Balto
Balto

當然不只這些景點,其它的要馬不是個人認為不重要,就是認為是合在春夏去拍,會補在春夏版中。當然啦,玩RF就是要拍一下小品或者人文的,接下來就挑一些這類的佔篇幅。以下很多張照片都在Flickr有一些解說,有興趣的可以點一下圖進去看。
Central Park‧ING Marathon
Central Park‧ING Marathon
Central Park‧FDNY Carts
Central Park‧Baby Land
Central Park‧Lunch Time
Central Park‧NYPD Autobike
Central Park‧NYPD Autobike
Central Park
Central Park
Central Park
Central Park
Central Park‧Waiting for Tourists
Central Park
Central Park‧Metropolitan Museum
Central Park
Central Park
Central Park
Central Park
Central Park
Central Park

最後,謹將我在中央公園這個NYC我最愛的地方留下的影像獻給我最愛的靚靚!雖然我拍得不是很好,雖然妳沒有跟我一起來這,但我會加緊練好,然後有一天我一定會帶你來這跟你一起留下最美的影像!情人節暨兩周年快樂!

咳咳,不過喔,那個啊,我們以後來中央公園玩喔,要拍得更美的話,可能還需要第二台機身跟廣角一點的鏡頭,然後中片幅可能也是需要一台,咳咳....

也祝大家情人節快樂,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老鼠老虎傻傻分不清楚!天下有情人白頭偕老,買機身鏡頭另一半都不會阻撓!
Central Park‧A Kissing Couple
Newly Wed
(最後這張要說一下。這對情侶拍婚紗竟然是在NYC的街上拍!就兩人一邊走,兩個攝影師跟在兩旁,走走拍拍,甚至趁紅燈時到馬路中央斑馬線為底黃橙橙的NYC計程車為背景拍婚紗,然後暴躁的NYC計程車司機都願意等他們。拍攝的感覺非常自然,就是我要的那種感覺啊!為什麼台灣的婚紗都要拍那種很做作的?之前有人推薦他的攝影師一位叫叔康的婚設拍得很好很好,無意批評,但我看了一些照片以後個人覺得那風格不太合我的口味,我還比較能接受傳統的。為什麼沒有人搞個自然生活風的婚紗呢?個人認為,拍婚紗最好的方式其實是找來禮服後由自己身邊的攝影好手朋友來捕捉,那種感覺才是誠摯的溫馨。不過或許女人一輩子總是想做一次公主吧!)